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论工会帮扶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言第6-12页
    一、选题的来源第6-7页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第7-10页
        (一) 关于贫困的研究第7-8页
        (二) 关于反贫困的理论第8-9页
        (三) 关于城市社会救助和最低保障研究第9页
        (四) 城市反贫困实证研究第9-10页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第10-12页
        (一) 研究内容第10-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页
        (三) 研究目标第11-12页
第一章 新时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特征与原因第12-19页
    一、城市贫困的定义及特征第12-14页
        (一) 呈现为失业型贫困第13页
        (二) 对经济波动适应性差第13-14页
        (三) 城市贫困人口边缘化第14页
    二、新时期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第14-19页
        (一) 失业导致失去收入来源第14-15页
        (二) 体制所导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第15-16页
        (三)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第16-17页
        (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流动第17-18页
        (五)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18-19页
        (六) 文化教育程度低第19页
第二章 工会帮扶的历史回顾及内容发展第19-23页
    一、工会帮扶的历史回顾第19-21页
    二、工会帮扶工作的内容第21-23页
        (一) 工会帮扶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第21-23页
        (二) 帮扶机制与帮扶资源共成长第23页
第三章 工会帮扶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优势及其意义第23-34页
    一、工会帮扶组织在城市反贫困领域中的优势第23-27页
        (一) 有利于满足贫困群体日益多元化的脱贫需求第24-25页
        (二) 能有效降低扶贫成本,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提高第25页
        (三) 资金来源广泛,扶贫政策实施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第25-26页
        (四) 有利于深入基层,贴近贫困群众第26-27页
        (五) 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第27页
    二、工会帮扶组织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及其意义第27-34页
        (一) 增加就业的功能第28-30页
        (二) 有利于建立社会公平机制第30页
        (三) 有利于维护贫困群体的社会权利第30-32页
        (四) 充分发挥在社区中的服务功能第32页
        (五) 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增进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合第32-34页
第四章 工会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34-45页
    一、工会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第34-39页
        (一) 工会帮扶未能真正激发困难职工的自主意识第34-35页
        (二) 工会帮扶“输血”功能过重,而“造血”功能不足第35-36页
        (三) 就业功能发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限制公平机制建立第36-37页
        (四) 帮扶工作机制建设缺乏科学化第37-38页
        (五) 帮扶工作队伍建设发展滞后第38页
        (六) 工会帮扶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亟待加强第38-39页
    二、工会帮扶工作在城市反贫困实践中的对策与建议第39-45页
        (一) 注重城市贫困人群人力资本投入,着力从文化上扶贫第40-41页
        (二) 推进帮扶人才队伍建设第41-42页
        (三) 搭建快捷帮扶平台并完善综合救助机制第42-43页
        (四) 细分贫困人群,整合资源,促进就业创业第43-44页
        (五) 精心选拔工会人员加强培训,激发困难职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表第48-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Y大学为例
下一篇: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的工会角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