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财产刑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财产刑的概念与功能 | 第11-13页 |
一、剥夺功能 | 第11-12页 |
二、赎罪功能 | 第12页 |
三、威慑功能 | 第12-13页 |
四、评价功能 | 第13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罚金刑规定的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刑法没收财产刑规定的分析 | 第14-17页 |
一、财产刑的选择性适用 | 第15页 |
二、财产刑的适用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财产刑的现状与不足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罚金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21页 |
一、实际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 | 第17-18页 |
二、社会监督缺乏必要的路径 | 第18-19页 |
三、先罚后判的执行倒置 | 第19页 |
(一) 先罚后判违背了程序正义原则 | 第19页 |
(二) 先罚后判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 | 第19页 |
(三) 先罚后判影响司法形象,诱致翻供和上诉现象的发生 | 第19页 |
四、罚金刑的惩罚效果难以实现 | 第19-20页 |
五、问题原因分析 | 第20-21页 |
(一) 罚金刑在民众心目中存在异化认识 | 第20页 |
(二) 现行刑法没有设置罚金无法执行时的补救措施 | 第20-21页 |
(三) 罚金刑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 第21页 |
(四) 并罚制大量存在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 第21页 |
第二节 没收财产刑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没收刑存在的主要弊端 | 第22-23页 |
二、关于没收刑的比较法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财产刑的要求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与内涵 | 第24-25页 |
一、刑事政策的价值分类 | 第24-25页 |
二、宽严相济的思想内涵 | 第25页 |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财产刑完善的方向 | 第25-28页 |
一、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财产刑改革 | 第26-27页 |
二、刑事政策意义上的财产刑功能提升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日罚金制度研究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日罚金刑的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日罚金刑的立法模式 | 第29-32页 |
一、德国模式 | 第29-30页 |
二、瑞典模式 | 第30-31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与实践 | 第31-32页 |
(一) 法国 | 第31页 |
(二) 西班牙 | 第31页 |
(三) 葡萄牙 | 第31-32页 |
(四) 波兰 | 第32页 |
(五)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第32页 |
第三节 关于日罚金刑的分析评价 | 第32-36页 |
一、日罚金刑的优势 | 第32-34页 |
(一) 日罚金刑更好的体现了正义、平等的法律价值 | 第33页 |
(二) 日罚金刑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 | 第33页 |
(三) 日罚金刑具有持久的刑罚威慑力 | 第33页 |
(四) 日罚金刑有利于刑罚普遍监督的实现 | 第33-34页 |
(五) 日罚金刑可以减少自由刑的适用 | 第34页 |
二、日罚金刑的缺陷 | 第34-36页 |
(一) 犯罪人财产情况难以清楚认定 | 第34页 |
(二) 可能使公众产生对罚金刑的消极认识 | 第34-35页 |
(三) 刑罚裁量程序与技巧不自然 | 第35页 |
(四) 日罚金刑将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没收财产制度解析 | 第36-42页 |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概览 | 第36-37页 |
一、广义没收 | 第36-37页 |
二、狭义没收 | 第37页 |
第二节 没收财产刑的历史沿革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国际公约中的没收财产刑及意义 | 第39-42页 |
第六章 我国财产刑改革的路径 | 第42-47页 |
第一节 我国引入日罚金制度的构想 | 第42-45页 |
一、引入日罚金制度的意义 | 第42-43页 |
(一) 引入日罚金刑可以改变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的现状 | 第42-43页 |
(二) 引入日罚金刑可以大量减少短期自由刑的适用 | 第43页 |
(三) 引入日罚金刑可以加强对罚金刑执行的监督 | 第43页 |
二、引入日罚金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43-45页 |
(一) 将日罚金刑从附加刑提升为主刑 | 第43页 |
(二) 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43-44页 |
(三) 建立罚金刑的“自由劳动代偿”制度 | 第44页 |
(四) 建立由公诉机关实施的财产调查制度 | 第44-45页 |
(五) 针对确有特殊情况的犯罪人,采取分期缴纳的方法 | 第45页 |
(六) 扩大缴纳罚金机关的范围 | 第45页 |
第二节 改善我国没收财产刑的构想 | 第45-47页 |
一、严格限制没收财产刑的范围 | 第45-46页 |
二、明确适用替代没收、混合没收以及利益没收 | 第46页 |
三、规定举证责任倒置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