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英文縮写简表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引言 | 第11-13页 |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引发机制 | 第13-17页 |
1.1 瘤胃对反刍动物的重要性 | 第13页 |
1.2 瘤胃酸中毒的机制 | 第13-15页 |
1.3 现阶段我国反刍动物的瘤胃健康状况 | 第15-16页 |
1.4 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措施 | 第16-17页 |
2 瘤胃酸中毒对动物的危害 | 第17-19页 |
2.1 瘤胃酸中毒对动物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 瘤胃酸中毒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第18-19页 |
3 异常代谢产物内毒素在体内的产生和转移 | 第19-20页 |
3.1 内毒素的理化性质 | 第19页 |
3.2 内毒素的产生机制 | 第19-20页 |
3.3 内毒素在体内的转移 | 第20页 |
4 异常代谢产物内毒素等对机体的影响 | 第20-23页 |
4.1 内毒素对奶牛代谢的影响 | 第20-21页 |
4.2 内毒素对免疫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四部分:试验研究 | 第25-51页 |
第1章 两种日粮模式对奶山羊血中内毒素含量和机体免疫活化状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5-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9页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第25页 |
1.2 日粮组成及饲养管理 | 第25页 |
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5-27页 |
1.4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2 结果 | 第29-31页 |
2.1 奶山羊血浆中内毒素含量 | 第29页 |
2.2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乳成分、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泌乳相关激素的影响 | 第30页 |
2.4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免疫活化状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4页 |
3.1 奶山羊血浆中内毒素含量 | 第31-32页 |
3.2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3.3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泌乳相关激素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不同粗饲料组成对产奶山羊免疫活化状态的影响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2章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血中内毒素含量和机体免疫活化状态的影响 | 第35-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41页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第35页 |
1.2 日粮组成及饲养管理 | 第35-38页 |
1.3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第38页 |
1.4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2 结果 | 第41-46页 |
2.1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血浆中瘤胃异常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2.2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3.1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血浆中瘤胃异常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48-49页 |
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部分:全文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