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中国异地商会成长模式与行为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论第14-3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第14-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5-17页
 第二节 综述第17-26页
  一、关于民间商会研究的综述第17-20页
  二、关于异地商会研究的综述第20-25页
  三、异地商会研究的小结第25-26页
 第三节 理论框架第26-33页
  一、主要概念第26-30页
  二、基本理论第30-32页
  三、基本观点第32页
  四、拟解决的重要问题第32-33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33-36页
  一、研究思路第33-35页
  二、技术路线第35页
  三、研究方法第35-36页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第36-39页
  一、可能的创新第36-38页
  二、存在的不足第38-39页
第二章 异地商会概述第39-66页
 第一节 异地商会与其他经济类NGO第39-52页
  一、异地商会的登记第39-40页
  二、异地商会登记管理的实践探索第40-43页
  三、经济类NGO的比较分析第43-52页
 第二节 异地商会的组织与发展第52-58页
  一、异地商会的组织界定第52-54页
  二、异地商会的产生第54-56页
  三、异地商会的发展过程第56-58页
 第三节 异地商会的特征第58-62页
  一、经济性:地方政府的合作对象第59-61页
  二、异地性:横向政府间的合作平台第61页
  三、类聚性:异地经商人口的"娘家"第61-62页
  四、民间性:社会公信力的来源第62页
 第四节 异地商会的功能第62-66页
  一、多元利益的整合第63页
  二、实现"两个连结"第63-64页
  三、集团性的利益表达渠道第64页
  四、为特定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第64-66页
第三章 异地商会成长模式与行为策略的理论解释第66-75页
 第一节 异地商会的成长模式第66-68页
  一、成长模式的概念第66-67页
  二、异地商会成长模式的基本类型第67页
  三、成长模式的个案选择第67-68页
 第二节 异地商会的行为策略第68-75页
  一、行为策略的概念和分类第68-70页
  二、异地商会影响政策的策略第70-75页
第四章 异地商会成长模式与行为策略的案例分析第75-98页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异地商会——天津山西商会第75-80页
  一、案例简介第75-78页
  二、政府主导型异地商会的行为策略:"靠拢"政府,复制经验第78-79页
  三、政府主导的成因第79-80页
 第二节 民间生发型异地商会——天津福建商会第80-85页
  一、案例简介第80-84页
  二、民间生发型异地商会的行为策略:"直面"政府,讨价还价第84页
  三、民间生发的成因第84-85页
 第三节 官民合作型异地商会——异地温州商会第85-94页
  一、案例简介:温州商会夹缝滋生——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粘合剂"第85-90页
  二、官民合作型异地商会的行为策略:"接近"政府,先行政策半步第90-91页
  三、官民合作的成因第91-94页
 第四节 异地商会成长模式与行为策略间的关系阐释第94-98页
  一、基本结论:成长模式决定行为策略第94页
  二、成长模式与影响政策策略的对应关系第94-95页
  三、结论的阐释与延伸第95-96页
  四、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而非"控制"第96页
  五、民间生发型:与政府"谈判"而非"对抗"第96-97页
  六、官民合作型:"脚"在民间,"头"在政府第97-98页
第五章 异地商会发展的相关思考第98-103页
 第一节 异地商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合理定位第98-100页
  一、准确定位与政府和企业间的距离第98-99页
  二、异地商会与政府之间关系要"密而不紧"第99页
  三、异地商会与企业之间关系要"紧而不粘"第99-100页
 第二节 异地商会的发展:从经济逻辑到政治意义第100-103页
  一、异地商会的建立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第100-101页
  二、异地商会与高层官员人事轮换制度的"隐性联系"第101页
  三、异地商会对横向政府间关系的双向影响第101-102页
  四、异地商会的发展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第102-103页
结语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一、中文专著第105页
 二、中文译著第105-106页
 三、中文论文第106-108页
 四、英文文献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附录第111-130页
 附录A:访谈名录第111-112页
 附录B:天津市15家异地商会名称及成立时间第112-113页
 附录C:异地在津商会的主要工作汇集第113-115页
 附录D: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异地商会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第115-116页
 附录E:关于在津异地商会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第116-118页
 附录F:关于加强异地天津商会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第118-121页
 附录G:山东省异地商会管理暂行办法第121-125页
 附录H:云南省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办法第125-127页
 附录I:浙江省民政厅关于规范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第127-130页
个人简介及科研情况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企业管理创新的竞争情报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