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接缝传荷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接缝传荷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调查 | 第16-27页 |
2.1 调查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2.1.1 路面弯沉 | 第16页 |
2.1.2 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2.2 二灰稳定碎石类基层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 第17-20页 |
2.2.1 调查路段结构型式 | 第17-18页 |
2.2.2 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调查 | 第18-20页 |
2.3 水泥稳定碎石类基层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 第20-24页 |
2.3.1 调查路段结构型式 | 第20-23页 |
2.3.2 弯沉调查 | 第23-24页 |
2.4 贫水泥混凝土类基层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 第24-26页 |
2.4.1 调查路段结构型式 | 第24-25页 |
2.4.2 弯沉调查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机理研究 | 第27-37页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构造类型 | 第27-29页 |
3.1.1 胀缝 | 第27页 |
3.1.2 缩缝 | 第27-28页 |
3.1.3 施工缝及纵缝 | 第28-29页 |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机理 | 第29-33页 |
3.2.1 不设传力杆接缝传荷机理 | 第30-31页 |
3.2.2 设传力杆接缝传荷机理 | 第31-33页 |
3.3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评定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力杆周围混凝土应力分析 | 第37-52页 |
4.1 建立三维模型 | 第38-41页 |
4.1.1 模型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38-40页 |
4.1.2 计算工况及计算点位 | 第40-41页 |
4.2 传力杆周围混凝土应力分析 | 第41-45页 |
4.2.1 不同直径传力杆分析 | 第41-43页 |
4.2.2 不同厚度面板分析 | 第43-44页 |
4.2.3 不同长度传力杆分析 | 第44-45页 |
4.3 考虑松动量的传力杆周围混凝土应力分析 | 第45-51页 |
4.3.1 不同松动量时传力杆周围混凝土应力分析 | 第45-48页 |
4.3.2 松动宽度对传荷能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3 荷载对有松动量的传力杆周围应力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衰变规律研究 | 第52-66页 |
5.1 接缝传荷性能疲劳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5.2 传力杆对传荷能力的影响 | 第54-57页 |
5.2.1 传力杆直径对传荷能力的影响 | 第54-56页 |
5.2.2 传力杆长度和面板厚度对传荷能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 传力杆直径与长度对松动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5.4 松动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 | 第59-62页 |
5.5 荷载作用次数和接缝传荷能力关系分析 | 第62-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6-6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