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10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0.2 研究动机 | 第8-9页 |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1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理论 | 第10-12页 |
1.1.1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1.1.2 其他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2 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理论 | 第12-13页 |
1.3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4 总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主体 | 第16-31页 |
2.1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16-19页 |
2.1.1 沉没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差异 | 第16-17页 |
2.1.2 国际资本流动的逆选择问题与沉没成本差异 | 第17-18页 |
2.1.3 沉没成本为什么重要?——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中沉没成本的差异 | 第18-19页 |
2.1.4 厘清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差异 | 第19页 |
2.2 模型 | 第19-29页 |
2.2.1 模型假设 | 第20-22页 |
2.2.2 出口导向型投资标的 | 第22-25页 |
2.2.3 本地市场导向型投资标的 | 第25-29页 |
2.3 模型分析总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3.1 实证策略和模型设计 | 第31-33页 |
3.1.1 需要检验的假设以及可能对检验结论产生干扰的因素 | 第31-32页 |
3.1.2 汇率相关变量的设计 | 第32页 |
3.1.3 如何检验信息不对称在机制中的作用 | 第32页 |
3.1.4 消除经济发展程度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5 模型设定 | 第33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3.3 实证检验结果的报告 | 第34-36页 |
3.4 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本文结论在中国的运用 | 第39-42页 |
4.1 结论在中国的运用 | 第39-40页 |
4.2 政策建议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不足 | 第42-44页 |
5.1 本文的结论 | 第42页 |
5.2 本文的不足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