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熵编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7-9页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第8页
    1.3 论文章节安排第8-9页
第二章 H.264标准第9-15页
    2.1 H.264标准制定的背景第9页
    2.2 H.264编解码器概述第9-11页
        2.2.1 前进路径第11页
        2.2.2 重构路径第11页
    2.3 H.264标准的关键技术第11-15页
        2.3.1 名词解释第11-12页
        2.3.2 帧内预测第12-13页
        2.3.3 帧间预测第13页
        2.3.4 变换和量化第13-14页
        2.3.5 熵编码第14-15页
第三章 信息论与熵编码第15-37页
    3.1 信息论第15页
    3.2 熵第15-17页
        3.2.1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的熵第15-16页
        3.2.2 信息熵第16-17页
    3.3 数据压缩第17-23页
        3.3.1 霍夫曼编码第18-20页
        3.3.2 费诺编码第20-22页
        3.3.3 算术编码第22-23页
    3.4 CAVLC的原理第23-27页
        3.4.1 zig-zag扫描第23-24页
        3.4.2 CAVLC的编码过程第24-27页
    3.5 CABAC的原理第27-36页
        3.5.1 残差数据块语法元素的生成第27-28页
        3.5.2 CABAC的编码过程第28-36页
    3.6 CAVLC和CABAC的比较第36-37页
第四章 熵编码器的硬件设计第37-53页
    4.1 CAVLC熵编码器设计第37-46页
        4.1.1 CAVLC编码器的总体结构第37-39页
        4.1.2 扫描模块第39页
        4.1.3 统计模块第39-41页
        4.1.4 编码模块第41-44页
        4.1.5 码字拼接和码长计算模块第44页
        4.1.6 CAVLC编码器的仿真结果第44-46页
        4.1.7 CAVLC编码器的综合结果第46页
    4.2 CABAC熵编码器研究第46-53页
        4.2.1 二进制化模块第47-48页
        4.2.2 概率模型的选择第48页
        4.2.3 算术编码第48-49页
        4.2.4 概率状态更新第49-50页
        4.2.5 旁路编码模式第50页
        4.2.6 算术编码模块的仿真第50-52页
        4.2.7 算术编码模块的综合结果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1 coeff_token码表第58-60页
附录2 level_prefix码表第60-61页
附录3 TotalZeros码表第61-62页
附录4 run_before码表第62-63页
附录5 LPS编码区间长度码表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GPP LTE下行链路初始同步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铜接触工艺和化学溶液对超低K介质的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