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政府横向部门间合作的逻辑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附件第14-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50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5-19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7页
        二、研究问题第17-18页
        三、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9-34页
        一、整体研究情况第19-22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区分第22-29页
        三、部门间合作的动因研究第29-32页
        四、部门间协调与合作的形式第32-34页
        五、小结第34页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34-44页
        —、理论基础第34-39页
        二、理论比较及适用性第39-41页
        三、分析框架第41-42页
        四、结构体系第42-44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44-48页
        —、整体研究设计第44-45页
        二、研究方法第45-46页
        三、数据采集第46-48页
    第五节 文章的创新、难点与不足第48-50页
第二章 部门间合作的历史演进与行动空间第50-94页
    第一节 部门间合作的历史演进第50-60页
        一、政府管理中的归口管理制度(1949-1954)第50-52页
        二、部门间关系的结构调整期(1955-1965)第52-53页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部门间关系的混乱期(1966-1980)第53-54页
        四、部门间关系的探索发展期(1981-2007)第54-56页
        五、部门间关系的整合协同期(2008-)第56-57页
        六、小结第57-60页
    第二节 部门间合作的制度空间第60-67页
        一、制度规则第60-63页
        二、行政体制第63-67页
    第三节 部门间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7-94页
        一、部门间合作的影响因素: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第67-74页
        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格式塔”战略匹配框架第74-75页
        三、部门间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剖析:以M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第75-85页
        四、中国语境下部门间合作的核心要素第85-91页
        五、小结第91-94页
第三章 部门间合作的机制构建及行动能力第94-122页
    第一节 政府部门间合作的运作机制第94-100页
        一、合作机制第94-95页
        二、当前部门间合作的主要运作机制第95-99页
        三、部门间合作机制的比较第99-100页
    第二节 部门间合作机制的运作逻辑与协调能力:以1993-2008年间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为例第100-115页
        一、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设立第100-101页
        二、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变迁情况第101-108页
        三、议事协调机构的运作特征第108-110页
        四、议事协调机构的协调能力分析第110-114页
        五、小结第114-115页
    第三节 部门间合作机制的问题与优化第115-122页
        —、部门间合作机制的问题第115-119页
        二、部门间合作机制的辅助机制建设第119-121页
        三、小结第121-122页
第四章 部门间合作的行为动机:资源交换与利益均衡第122-142页
    第一节 部门间合作中的资源交换与利益均衡第122-123页
        一、部门间互动与合作第122页
        二、互动基础:资源交换与利益均衡第122-123页
        三、对部门间互动过程的认识误区第123页
    第二节 资源交换域中的部门间合作第123-131页
        一、资源获取:部门融入合作的出发点第124-125页
        二、部门资源禀赋第125-129页
        三、资源交换与合作过程第129-130页
        四、小结第130-131页
    第三节 利益均衡域中的部门间合作第131-142页
        一、利益:组织间行动的原动力第131-133页
        二、部门间的利益结构与冲突第133-136页
        三、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第136-139页
        四、利益均衡:部门间再合作的起点第139页
        五、小结第139-142页
第五章 部门间合作的策略组合第142-169页
    第一节 部门间合作的“局中人”第142-149页
        一、“局中人”的概念第142-143页
        二、个体:部门间合作的催化剂第143-145页
        三、行政机构:部门间合作的细胞第145-148页
        四、协调机制:部门间合作的桥梁第148页
        五、小结第148-149页
    第二节 部门间合作的策略组合第149-155页
        一、策略第149页
        二、部门间合作的博弈支付矩阵第149-150页
        三、策略组合模型第150-153页
        四、策略组合与部门间关系第153-155页
    第三节 同一政府内部的部门间合作:以跨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为例第155-163页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历史分析第155-159页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企业道德与政府监管的缺失第159-161页
        三、食品安全问题问责中的“囚徒困境”第161-162页
        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无缝隙改革第162-163页
    第四节 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部门间合作:以长三角空气质量监测部门的合作为例.第163-169页
        一、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部门间合作的出发点第163-164页
        二、案例分析:长三角空气质量监测中的部门合作第164-166页
        三、不同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机制的优化第166-1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169-178页
    第一节 部门间合作的逻辑:冲突与合作间的“钟摆运动”第169-171页
        一、模糊界限中的部门间调适过程第169页
        二、合作秩序是合作机制的协调结果第169-170页
        三、核心资源的占有、共享与交换过程第170-171页
        四、部门间的利益均衡过程第171页
        五、部门间合作是局中人策略组合的结果第171页
    第二节 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差异性与适用性第171-174页
        一、中央地方部门间合作的差异比较第171-172页
        二、不同协调机制的适用范围存在差异第172-174页
    第三节 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的优化与发展第174-178页
        —、优化职能,划淸界限第174页
        二、部门间协调制度的建设第174-175页
        三、服务整合带动职能整合第175-176页
        四、协调文化的构建第176页
        五、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创新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