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识别与设备论文

面向广播新闻的语音自动检索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第10-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基于 HTK 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第14-29页
    2.1 引言第14-15页
    2.2 隐马尔可夫模型第15-19页
        2.2.1 马尔可夫链第15-16页
        2.2.2 HMM 的基本思想第16-17页
        2.2.3 HMM 的参数及定义第17-18页
        2.2.4 HMM 的三个基本问题第18-19页
    2.3 基于 HMM 的声学模型训练第19-24页
        2.3.1 语音的预处理及特征提取第20-21页
        2.3.2 上下文相关的声学建模技术第21-22页
        2.3.3 识别基元的选择第22页
        2.3.4 参数共享策略第22-23页
        2.3.5 高斯混合分量第23-24页
    2.4 语言模型和识别解码第24-25页
        2.4.1 语言模型第24-25页
        2.4.2 识别解码第25页
    2.5 实验第25-28页
        2.5.1 实验数据第26页
        2.5.2 实验结果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 One Best 的语音检索基线系统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常用的信息检索技术第29-32页
        3.2.1 布尔检索模型第29-30页
        3.2.2 概率检索模型第30-31页
        3.2.3 模糊集合减缩模型第31页
        3.2.4 向量空间模型第31-32页
    3.3 向量空间模型在基线系统中的应用第32-34页
        3.3.1 One Best 结果形式第32-33页
        3.3.2 特征向量的选择及权值计算第33-34页
        3.3.3 相似度计算第34页
    3.4 检索结果的性能评估第34-35页
    3.5 实验及分析第35-37页
        3.5.1 检索语料库第35页
        3.5.2 查询集设计第35-36页
        3.5.3 基线系统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混淆网络的多基元混合检索系统第38-49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网格的定义和表示方式第38-39页
    4.3 混淆网络生成算法第39-42页
        4.3.1 后验概率计算第40页
        4.3.2 候选词的聚类第40-41页
        4.3.3 混淆网络的性能评估第41-42页
    4.4 基于词的语音检索系统第42-44页
        4.4.1 以词为基元的网格生成方法第42-43页
        4.4.2 生成混淆网络第43页
        4.4.3 改进的向量空间模型第43-44页
        4.4.4 检索系统的性能分析第44页
    4.5 基于音节的语音检索系统第44-47页
        4.5.1 音节识别器的构建第44-45页
        4.5.2 以音节为基元的混淆网络第45-46页
        4.5.3 特征向量的生成方法及权值计算第46-47页
        4.5.4 检索系统的性能分析第47页
    4.6 多基元混合检索系统第47-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系统搭建第49-56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实验环境简介第49-50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4页
        5.3.1 基于词的语音检索系统第50页
        5.3.2 向量空间模型改进实验第50-51页
        5.3.3 基于音节的语音检索系统第51-52页
        5.3.4 多基元混合检索系统第52-53页
        5.3.5 索引结构改进实验第53-54页
    5.4 系统创建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编码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传输性能评估
下一篇:论调仲对接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