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表皮中的“新”材料语言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24页 |
1.1 “新”材料和建筑表皮的定义 | 第10-15页 |
1.1.1 建筑表皮的定义 | 第10-11页 |
1.1.2 表皮的功能 | 第11-12页 |
1.1.3 “新”材料的界定 | 第12-15页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5-19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1.5 课题创新点 | 第22页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2.“新”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表达策略 | 第24-29页 |
2.1 材料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 第24-25页 |
2.2 材料的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2.3 材料的循环利用 | 第26-27页 |
2.4 材料的地域性传承 | 第27-29页 |
3.新型材料与改良型新材料的表达语言 | 第29-34页 |
3.1 新型材料 | 第29-31页 |
3.1.1 膜结构 | 第29-31页 |
3.2 改良型新材料 | 第31-34页 |
3.2.1 新特性材料 | 第31-32页 |
3.2.2 复合型新材料 | 第32-34页 |
4.传统材料的创新语言 | 第34-55页 |
4.1 表达因素的创新 | 第34-38页 |
4.1.1 新形态 | 第34-35页 |
4.1.2 新色彩 | 第35-37页 |
4.1.3 材料的质感 | 第37-38页 |
4.2 组合方式的创新 | 第38-41页 |
4.2.1 相似性组合 | 第38-39页 |
4.2.2 差异性组合 | 第39-40页 |
4.2.3 细部情感表现 | 第40-41页 |
4.3 传统材料的分类表达 | 第41-55页 |
4.3.1 可生长天然材料 | 第41-45页 |
4.3.2 不可生长人工材料 | 第45-49页 |
4.3.3 半自然半人工材料 | 第49-55页 |
5. 建筑表皮中“新”材料表现的新趋势 | 第55-58页 |
5.1 建筑表皮的生态化 | 第55-56页 |
5.2 建筑表皮的媒体化 | 第56页 |
5.3 建筑表皮的透明化 | 第56-57页 |
5.4 建筑表皮的可调节化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