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我国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种典型模式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一、 我国城市群的结构体系 | 第20-21页 |
二、 城市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第21页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行政管理模式 | 第21-24页 |
一、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优势 | 第21-23页 |
二、 长三角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中原城市群行政管理模式 | 第24-26页 |
一、 中原城市群发展优势 | 第24-26页 |
二、 中原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 第26页 |
第四节 武汉城市圈行政管理模式 | 第26-29页 |
一、 武汉城市圈发展优势 | 第26-28页 |
二、 武汉城市圈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 第28-29页 |
第五节 经验总结 | 第29-31页 |
一、 设立专门的协调组织机构 | 第29-30页 |
二、 建立相关组织与会议制度 | 第30页 |
三、 探索和完善“省直管县”体制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与缺陷 | 第31-44页 |
第一节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 | 第31-34页 |
一、 协调规划阶段(1984~2005) | 第31-32页 |
二、 初步试验阶段(2005~2008) | 第32-33页 |
三、 全面推进阶段(2008~至今)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的特点 | 第34-36页 |
一、 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二、 “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 | 第35-36页 |
三、 特有组合形态 | 第36页 |
第三节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一、 行政区划的分割 | 第37页 |
二、 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 | 第37-38页 |
三、 行政职能定位不准确 | 第38-39页 |
四、 城乡分治的制约 | 第39-40页 |
五、 社会协同机制不够健全 | 第40页 |
第四节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0-44页 |
一、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协调矛盾 | 第40-41页 |
二、 城市群管理中“政社不分” | 第41-42页 |
三、 部门或地方利益的驱动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合理划分地方行政区划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成立协调管理组织机构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优化城市群职能结构 | 第48-50页 |
第四节 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