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预应力梁桥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1.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现状 | 第9-10页 |
1.1.2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1.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施工技术 | 第10-11页 |
1.2.1 主要施工技术 | 第10页 |
1.2.3 悬臂施工法 | 第10-11页 |
1.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裂缝概述 | 第11-13页 |
1.3.1 裂缝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1.3.2 箱梁裂缝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3 箱梁桥裂缝分布规律 | 第12-13页 |
1.4 箱梁裂缝成因分析 | 第13-17页 |
1.4.1 腹板裂缝分析 | 第15-16页 |
1.4.2 顶板及底板裂缝分析 | 第16-17页 |
1.4.3 横隔板裂缝分析 | 第17页 |
1.5 混凝土裂缝对桥梁的危害性分析 | 第17-19页 |
1.5.1 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5.2 对桥梁承载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第19-20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裂缝理论研究 | 第20-27页 |
2.1 混凝土箱梁桥裂缝机理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1 传统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1.2 断裂力学损伤力学方法 | 第21-22页 |
2.2 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平面计算模型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2.2 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3 短期与长期荷载作用下裂缝分析理论 | 第24-26页 |
2.3.1 短期荷载作用下裂缝计算理论 | 第24-25页 |
2.3.2 长期荷载作用下裂缝计算理论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连续刚构桥箱梁施工裂缝及局部应力分析 | 第27-57页 |
3.1 工程介绍 | 第27-29页 |
3.2 施工节段腹板带裂缝承载力复核 | 第29-32页 |
3.2.1 未开裂状态 | 第29-32页 |
3.2.2 开裂状态 | 第32页 |
3.3 施工阶段腹板主拉应力分析 | 第32-44页 |
3.3.1 有限元分析现状 | 第32-33页 |
3.3.2 建模过程 | 第33-36页 |
3.3.3 计算分析 | 第36-44页 |
3.4 腹板开裂后主拉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4-46页 |
3.5 预应力张拉时间对裂缝的影响分析 | 第46-56页 |
3.5.1 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时间发展模型 | 第47-49页 |
3.5.2 Midas/civil对材料时间依存性的规定 | 第49-50页 |
3.5.3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时间依存性 | 第50-56页 |
3.6 裂缝成因分析 | 第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连续刚构桥箱梁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 第57-68页 |
4.1 设计方面 | 第57-61页 |
4.1.1 竖向预应力筋改进设想 | 第58页 |
4.1.2 曲线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 | 第58-59页 |
4.1.3 预应力筋弯折对周围局部混凝土产生的等效荷载 | 第59-60页 |
4.1.4 曲线预应力筋对腹板产生的应力分析 | 第60-61页 |
4.2 施工方面 | 第61-62页 |
4.3 修补加固措施 | 第62-64页 |
4.3.1 修补措施 | 第62-63页 |
4.3.2 加固措施 | 第63-64页 |
4.4 粘贴加固法 | 第64-65页 |
4.5 粘贴加固法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