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理由 | 第8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农民收入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2.1 农民收入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2.1.1 农民收入的内涵 | 第11页 |
2.1.2 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2.2 研究农民收入的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2页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2-13页 |
2.2.3 收入分配理论 | 第13-14页 |
第三章 东平县农民收入状况及特征分析 | 第14-19页 |
3.1 东平县农民收入的现状 | 第14-15页 |
3.2 东平县农民收入变动的特征分析 | 第15-19页 |
3.2.1 东平县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 第15-17页 |
3.2.2 东平县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动分析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制约东平县农民增收主要因素分析 | 第19-27页 |
4.1 资源性因素 | 第19-20页 |
4.1.1 历史资源因素 | 第19页 |
4.1.2 区位资源因素 | 第19页 |
4.1.3 矿产资源因素 | 第19页 |
4.1.4 土地资源因素 | 第19-20页 |
4.2 产业结构因素 | 第20-22页 |
4.3 价格因素 | 第22-23页 |
4.3.1 农产品价格 | 第22-23页 |
4.3.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 第23页 |
4.4 政策及公共产品投入因素 | 第23-25页 |
4.4.1 国家政策因素 | 第23-25页 |
4.4.2 农业公共产品投入因素 | 第25页 |
4.5 劳动力因素 | 第25-27页 |
4.5.1 农民自身素质技能 | 第25-26页 |
4.5.2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6-27页 |
第五章 促进东平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27-36页 |
5.1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 第27-29页 |
5.1.1 推进农业产业化 | 第27页 |
5.1.2 发展特色经济 | 第27-28页 |
5.1.3 适度规模经营 | 第28页 |
5.1.4 提高农产品质量 | 第28-29页 |
5.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 第29-31页 |
5.2.1 培植壮大主导产业 | 第29-30页 |
5.2.2 强化招商引资 | 第30页 |
5.2.3 发展旅游服务业 | 第30-31页 |
5.3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31-32页 |
5.3.1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 第31页 |
5.3.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32页 |
5.3.3 加快城市化和城镇组团建设 | 第32页 |
5.4 深化和完善农村改革 | 第32-33页 |
5.4.1 增强村级组织领导力量 | 第32-33页 |
5.4.2 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 | 第33页 |
5.4.3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改革 | 第33页 |
5.5 强化培训,促进就业 | 第33-36页 |
5.5.1 加强农民培训 | 第33-34页 |
5.5.2 统筹城乡就业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