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1.1 研究缘起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善后”的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2.2 国内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善后”的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与善后报道理念的提出第15-21页
    2.1 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与特殊性第15-18页
        2.1.1 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第15页
        2.1.2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第15-18页
    2.2 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的科学认识第18-19页
    2.3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理念的提出第19-21页
第3章 我国媒体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实践与问题第21-28页
    3.1 历史实践第21-23页
    3.2 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3-28页
        3.2.1 媒体对善后报道缺乏必要的认知第24页
        3.2.2 善后报道实践缺乏理论引导第24-25页
        3.2.3 善后报道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第25-26页
        3.2.4 历史进程督促媒体留意善后报道第26-28页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功能价值归属第28-36页
    4.1 善后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对受众的影响力分析第28-33页
        4.1.1 受众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过程接触分析第29-30页
        4.1.2 受众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内容偏好分析第30-32页
        4.1.3 受众对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评价分析第32-33页
    4.2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诸价值第33-36页
        4.2.1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新闻价值第33-34页
        4.2.2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社会价值第34页
        4.2.3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历史价值第34-36页
第5章 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模式分析第36-42页
    5.1 对接模式第37-39页
    5.2 预警模式第39页
    5.3 问题模式第39-40页
    5.4 裂变式第40页
    5.5 集合式第40-42页
第6章 改进媒体突发公共事件善后报道的建议第42-51页
    6.1 媒体应协调好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第42-44页
        6.1.1 媒体要力求保持独立话语权第42-43页
        6.1.2 善后报道需避免遗漏政府信息源第43页
        6.1.3 善后报道与政府相关部门呈一对一关系第43-44页
    6.2 媒体应协调好与受众、市场之间的关系第44-45页
        6.2.1 媒体要给予受众更多的人文关怀第44-45页
        6.2.2 媒体要重视受众对善后报道的反馈意见第45页
    6.3 媒体应权衡好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第45-46页
    6.4 媒体应履行好“把关人”职责第46页
    6.5 媒体应有明确的阶段意识第46-47页
    6.6 媒体应有效利用各种媒介恰当进行传播第47-48页
    6.7 媒体善后报道应注重“专”化第48-50页
        6.7.1 善后报道稿件质量要有“压轴”的专业水准第48-49页
        6.7.2 媒体要配备专门的善后报道团队第49-50页
    6.8 媒体应该树立大局观第50-51页
第7章 总结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A 问卷调查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传播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辛亥前后于右任的新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