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学术视野下的伤寒学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1 有关伤寒学派的研究 | 第14-20页 |
1.2 明清学术史研究 | 第20-23页 |
1.3 思想与学术视野下的中医史研究 | 第23-28页 |
2 绪论 | 第28-34页 |
2.1 选题概述 | 第28-31页 |
2.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31-32页 |
2.3 重点难点 | 第32页 |
2.4 论文结构 | 第32-34页 |
3 前言:明清以前的伤寒学研究概况 | 第34-41页 |
3.1 《伤寒论》的版本流传 | 第34-36页 |
3.2 两宋《伤寒论》研究概况 | 第36-39页 |
3.3 金元四大家与《伤寒论》研究 | 第39-41页 |
4 明前期的“伤寒学”研究:整理与开创 | 第41-52页 |
4.1 王履:重视经典,承上启下 | 第41-45页 |
4.2 许宏:以方类证,先驱之作 | 第45-48页 |
4.3 刘纯:方证结合,注重实用 | 第48-52页 |
5 明中晚期的“伤寒学”研究:重构与变革 | 第52-68页 |
5.1 方有执:创建理论,开启纷争 | 第52-56页 |
5.2 王肯堂:广收实用,格物至微 | 第56-64页 |
5.3 张介宾:二纲八法,辨证发挥 | 第64-68页 |
6 清初的“伤寒学”研究:反思与深入 | 第68-85页 |
6.1 喻昌:完善错简,纲目类证 | 第68-73页 |
6.2 张志聪:尊经复古,运气释论 | 第73-78页 |
6.3 黄元御:经论荟萃,自成一体 | 第78-85页 |
7 乾嘉时期的“伤寒学”研究:全盛与衰退 | 第85-99页 |
7.1 《医宗金鉴》:首崇伤寒,独尊仲景 | 第85-88页 |
7.2 徐大椿:追本溯源,以方类证 | 第88-91页 |
7.3 《伤寒类方》与《类聚方》比较分析 | 第91-95页 |
7.4 陈修园:尊经复古,由博返约 | 第95-99页 |
8 结论 | 第99-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后记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附件 | 第112-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