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导论第14-3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第16-20页
        一、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第16-17页
        二、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三、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概念辨析第18-20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20-28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第21-23页
        二、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第23-25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第25-27页
        四、小结第27-2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第28-31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第31-72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31-37页
        一、人的概念与人的主体性第31-33页
        二、“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第33-35页
        三、人的异化及其终结第35-37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第37-58页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民主的逻辑起点第38-44页
        二、人民的自我规定:民主的本质第44-49页
        三、无产阶级国家:新型专政与新型民主的统一第49-53页
        四、民主是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不同实现形式第53-58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统一战线理论第58-72页
        一、无产阶级的艰巨历史使命及其联合第58-63页
        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广泛的联盟第63-67页
        三、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第67-70页
        四、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要保持真正的联系第70-72页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第72-98页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政治思想第72-82页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完成政治解放第72-75页
        二、确立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人民的统治第75-77页
        三、正确处理两类矛盾,扩大人民民主第77-82页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第82-89页
        一、“有了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就有了胜利”第82-86页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第86页
        三、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第86-89页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理论第89-98页
        一、群众路线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第89-93页
        二、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第93-94页
        三、执政条件下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第94-98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第98-148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第98-128页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98-104页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104-113页
        三、坚持和完善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第113-117页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第117-121页
        五、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121-128页
    第二节 新时期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第128-136页
        一、尊重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群众观第128-131页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建设坚强领导核心第131-134页
        三、创新群众路线实践形式,推动群众路线制度化第134-136页
    第三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第136-148页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第136-140页
        二、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关系第140-144页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第144-148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第148-168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148-152页
        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第148-151页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协商精神第151-152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第152-162页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第152-158页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两种形态第158-160页
        三、西方协商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启示第160-162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第162-168页
        一、从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几对概念出发的辨析第163-166页
        二、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相互促进第166-168页
结语第168-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4页
致谢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孟子》教本研究
下一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与多利益攸关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