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黑星菌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苹果黑星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苹果黑星病的分布 | 第11页 |
| ·苹果黑星病的症状 | 第11页 |
| ·病原学研究 | 第11-12页 |
| ·寄主范围 | 第12页 |
| ·病害循环 | 第12-13页 |
| ·我国苹果黑星病研究近况 | 第13-14页 |
|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 | 第14-15页 |
|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技术流程 | 第15-16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用途及优点 | 第16-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 ·供试菌株 | 第18-19页 |
| ·供试试剂 | 第19页 |
| ·供试仪器 | 第19页 |
| ·供试引物 | 第19-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 ·苹果黑星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0-23页 |
| ·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23-24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4-25页 |
| ·谱带记录及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 ·苹果黑星病菌基因组DNA 提取质量与纯度分析 | 第26-27页 |
| ·AFLP 反应体系优化 | 第27-30页 |
| ·双酶切酶量和酶切时间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28-30页 |
|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0-36页 |
| ·苹果黑星病菌AFLP 分子标记扩增结果 | 第30-32页 |
| ·陕西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2-33页 |
| ·遗传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 ·聚类分析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37-39页 |
| ·陕西苹果黑星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7页 |
| ·陕西苹果黑星病菌AFLP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7页 |
| ·陕西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 第37-38页 |
| ·实验中出现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