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卵菌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卵菌 | 第10-11页 |
| ·疫霉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研究概况 | 第11页 |
| ·寄生疫霉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模式植物拟南芥 | 第12-13页 |
| ·拟南芥概况 | 第12页 |
| ·模式植物拟南芥 | 第12-13页 |
| ·植物-病原物互作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植物防御机制 | 第13页 |
| ·病原菌的效应物蛋白 | 第13-15页 |
| ·RxLR-dEER 结构域介导的卵菌效应物进入宿主细胞 | 第15-16页 |
| ·卵菌 RxLR-dEER 效应物对植物防御反应的抑制 | 第16-17页 |
| ·CDNA 文库与表达标签序列(ESTS) | 第17-20页 |
| ·cDNA 文库 | 第17页 |
| ·Gateway 技术 | 第17-18页 |
| ·表达标签序列(ESTs)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寄生疫霉侵染的拟南芥叶片组织的获取 | 第20-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拟南芥 | 第20页 |
| ·菌系 | 第2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20页 |
| ·寄生疫霉菌 Pp016 游动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20页 |
| ·离体叶片接菌 | 第20-21页 |
| ·收集寄生疫霉成功侵染的叶片组织 | 第21页 |
| ·取部分发病叶片进行细胞学观察 | 第21页 |
| ·结果分析 | 第21页 |
| ·收集寄生疫霉成功侵染叶片结果 | 第21页 |
| ·细胞学观察结果 | 第21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CDNA 文库的构建和 EST 分析 | 第23-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材料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 ·病健交界组织保存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处理 | 第23页 |
| ·收集材料的总 RNA 提取、mRNA 分离与检测 | 第23页 |
| ·cDNA 文库的构建与检测 | 第23-24页 |
| ·EST 测序 | 第24页 |
| ·EST 分析 | 第24-26页 |
| ·建库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 ·总 RNA 提取与mRNA 的分离 | 第26-27页 |
| ·构建cDNA 文库 | 第27页 |
| ·文库检测 | 第27页 |
| ·EST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 ·拟南芥 | 第27-32页 |
| ·寄生疫霉 | 第32-37页 |
| 第四章 基于GATEWAY 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改造 | 第37-4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 ·质粒、菌株和标记基因 | 第37页 |
| ·试剂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 ·带35S 启动子的pCAMBIA0380 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 ·带有pDONR222~(TM)上attP 重组序列及其覆盖区的p11045 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 ·重组载体的功能检验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 ·355 启动子的扩增与p11045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 ·attP 重组序列的PCR 扩增与p1104D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40页 |
| ·带重组序列attB 的GUS 基因的扩增 | 第40-41页 |
| ·重组表达载体的 BP 反应测试与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 第41-42页 |
| ·分析结论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