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河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3 论文的创新点第17页
    1.5 研究路线第17-19页
2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相关理论研究及演进历程第19-25页
    2.1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内涵及类型第19-21页
        2.1.1 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第19页
        2.1.2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类型第19-21页
    2.2 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理论第21-22页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21页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21页
        2.2.3 不完全竞争理论第21页
        2.2.4 “约束诱导”理论第21-22页
        2.2.5 “技术推进”理论第22页
    2.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第22-25页
3 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现状第25-29页
    3.1 机构数量日趋增多,发展迅速第25-26页
    3.2 小贷公司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第26-27页
    3.3 贷款流程简化,效率较高第27-28页
    3.4 贷款风险管理日益完善第28-29页
4 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第29-36页
    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配给不足,供求失衡第29-30页
        4.1.1 河北省农业贷款信贷配给严重第29页
        4.1.2 涉农贷款覆盖面较窄第29-30页
        4.1.3 供需失衡呼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第30页
    4.2 内部环境对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制约第30-33页
        4.2.1 资金来源渠道窄,发展受限第30-31页
        4.2.2 金融产品单一,支农力度弱第31-32页
        4.2.3 经营成本高第32页
        4.2.4 机构业务人员良莠不齐第32-33页
    4.3 外部环境对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制约第33-36页
        4.3.1 社会认可度不高第33-34页
        4.3.2 监管混乱、金融风险高第34-35页
        4.3.3 政府扶持性政策缺失第35-36页
5 实践案例分析第36-39页
    5.1 案例基本概况第36页
    5.2 金玉贷款有限公司运营效果第36-37页
    5.3 金玉贷款有限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7-39页
6 促进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第39-50页
    6.1 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环境第39-45页
        6.1.1 加强立法,规范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第39-40页
        6.1.2 优化扶持政策第40-41页
        6.1.3 实行分层监管,构建多层次监管框架第41页
        6.1.4 加大政策支持,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增强持续经营动力第41-43页
        6.1.5 构建征信体系,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第43-44页
        6.1.6 加强宣传,拓展业务及服务群体第44-45页
    6.2 强化农村金融组织自身建设第45-50页
        6.2.1 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第45-46页
        6.2.2 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第46-47页
        6.2.3 强化支农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第47-48页
        6.2.4 开发农村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第48页
        6.2.5 创新经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第48-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银行菏泽分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