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选育抗病品种 | 第15-16页 |
| ·改善棉花栽培、耕作方式 | 第16-17页 |
| ·化学农药防治 | 第17-18页 |
|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棉花黄萎病拮抗微生物筛选 | 第18-20页 |
| ·生物诱导抗病性 | 第20页 |
| ·种衣剂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世界上种衣剂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1页 |
| ·我国种衣剂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页 |
| ·生物种衣剂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生物种衣剂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生物种衣剂的优缺点 | 第22页 |
| ·研究背景、思路及方法 | 第2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包衣胶结剂和生防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的促生作用 | 第24-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 ·包衣胶结剂和生防放线菌对棉种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 | 第26页 |
| ·包衣胶结剂和生防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包衣胶结剂和生防放线菌对棉花幼苗有效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27页 |
| ·包衣胶结剂和生防放线菌对棉花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讨论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放线菌剂包衣接种浓度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0-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方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 ·放线菌接种浓度对棉花幼苗有效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放线菌接种浓度对棉花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放线菌接种浓度对棉花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放线菌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的抗病作用研究 | 第35-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材料 | 第35页 |
| ·方法 | 第35-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 ·放线菌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放线菌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放线菌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生防放线菌对棉花幼苗防病能力的影响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生防种衣剂有效成分的优化 | 第41-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材料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 ·种衣剂对棉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旱能力的影响 | 第44页 |
|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第45-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生防放线菌制剂对棉花连作障碍土壤的修复作用 | 第48-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放线菌制剂对棉种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放线菌制剂对棉花幼苗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放线菌制剂对棉棉花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51页 |
| ·放线菌制剂对棉花幼苗叶片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 第七章 小结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