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的现代转型--松赞林寺与雍和宫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16-24页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7-21页
    三、相关概念第21-23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一章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4-37页
    第一节 民主改革以前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1959年以前)第24-30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24-27页
        二、财务管理第27-28页
        三、僧人的管理第28-30页
    第二节 民主改革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藏传佛教寺院管理(1959年-1976年)第30-32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30-31页
        二、财务管理第31页
        三、僧人的管理第31-32页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至今藏传佛教寺院管理(1976年至今)第32-37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33-34页
        二、财务管理第34-35页
        三、僧人的管理第35-37页
第二章 雍和宫寺院管理模式概况第37-49页
    第一节 雍和宫历史回顾第37-38页
    第二节 历史上雍和宫的寺院管理模式第38-42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38-39页
        二、财务管理第39-40页
        三、佛事活动管理第40-41页
        四、僧人管理第41-42页
    第三节 雍和宫的寺院管理现状第42-49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42-43页
        二、制度建设第43-45页
        三、财务管理第45-47页
        四、佛事活动的管理第47页
        五、僧人管理第47-49页
第三章 松赞林寺寺院管理模式概况第49-62页
    第一节 松赞林寺的地理区位和历史第49-51页
    第二节 历史上松赞林寺的寺院管理模式第51-55页
        一、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第51-52页
        二、制度建设第52-53页
        三、财务管理第53页
        四、佛事活动管理第53-54页
        五、僧人管理第54-55页
    第三节 松赞林寺的寺院管理现状第55-62页
        一、管理组织和人员设置第56-57页
        二、制度建设第57-58页
        三、财务管理第58-59页
        四、佛事活动的管理第59-60页
        五、僧人管理第60-62页
第四章 雍和宫与松赞林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第62-79页
    第一节 雍和宫与松赞林寺管理模式的相似点第62-65页
        一、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行第62-63页
        二、“以寺养寺”要求下发展寺院景区第63-64页
        三、僧人学经内容、形式的多样化第64-65页
    第二节 雍和宫与松赞林寺管理模式各自的创新点第65-67页
        一、松赞林寺民管会康参互选的创新第65-66页
        二、雍和宫财务管理制度的公开与透明第66-67页
        三、松赞林寺“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第67页
    第三节 从两寺的管理模式看藏传佛教寺院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变第67-73页
        一、从“人治”向“法治”管理理念的转变第68-69页
        二、从“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管理核心的转变第69-71页
        三、从“集权统治”向“民主治理”管理方式的转变第71-73页
    第四节 两寺寺院管理模式现代转型的启示:政府依法管理,寺院自主调试第73-79页
        一、以宗教法规规章为准绳,实现寺院管理制度的自主调试第73-74页
        二、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协调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第74-75页
        三、“以人为本”理念进入寺院,推动寺院、僧人、信众建立民主的多向互动关系第75-76页
        四、主要不足:现代宗教服务和寺院监督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第76-79页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下一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自恋与移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