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国铜资源可供性结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3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5页
        1.2.3 述评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1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第18页
        1.4.2 物质流分析(SFA)方法的基本概念第18-19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1.5.1 研究视角创新第19页
        1.5.2 研究内容创新第19页
        1.5.3 研究方法创新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第20-23页
    2.1 基础概念第20-21页
        2.1.1 矿产资源需求的基本概念第20页
        2.1.2 矿产资源供给和可供性概念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第21页
        2.2.2 要素禀赋理论第21-22页
        2.2.3 比较优势理论第22页
        2.2.4 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中国铜消费规律及其需求预测第23-36页
    3.1 发达国家(地区)铜资源需求规律第23-26页
        3.1.1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与人均GDP的“S”曲线规律理论第23-24页
        3.1.2 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的倒“U”型规律第24-25页
        3.1.3 矿产资源需求的波次递进规律理论第25-26页
    3.2 中国铜消费的历史变化第26-30页
        3.2.1 中国铜资源供需变化第26-28页
        3.2.2 中国铜资源消费历史变化规律第28-30页
    3.3 中国铜资源需求预测第30-36页
        3.3.1 工业化国家铜资源需求变化规律及中国铜资源需求分析第30-31页
        3.3.2 中国铜资源需求预测第31-35页
        3.3.3 中国未来铜需求预判第35-36页
第4章 中国铜资源供给现状及可供性结构分析第36-56页
    4.1 供给结构第36页
    4.2 供给现状分析第36-48页
        4.2.1 矿山铜供给分析第36-40页
        4.2.2 贸易铜供给分析第40-45页
        4.2.3 再生铜供给第45-48页
    4.3 中国铜资源供给结构分析第48-50页
    4.4 中国再生铜潜力分析第50-56页
        4.4.1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第50页
        4.4.2 国内废杂铜蓄积量测算第50-56页
第5章 对策与建议第56-59页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性规避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大庆油田外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