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要素错配对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制造业的微观数据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引论第13-2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5-16页
        1.2.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第16-20页
        1.3.1 要素错配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2 技术效率研究综述第18-20页
    1.4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20-23页
        1.4.1 研究框架及内容第20-22页
        1.4.2 可能的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3-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页
        2.1.1 要素错配的定义第23页
        2.1.2 技术效率的定义第23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要素错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3-24页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4-26页
第3章 要素错配与技术效率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第26-36页
    3.1 HK模型下的要素错配第26-29页
        3.1.1 经济体S的竞争均衡第26-28页
        3.1.2 HK理论和竞争均衡下的要素错配第28-29页
    3.2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第29-31页
        3.2.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第29-30页
        3.2.2 产出变动的分解第30-31页
    3.3 要素错配下的技术效率损失模型第31-36页
        3.3.1 基于产出分解的理论模型第31-33页
        3.3.2 基于要素错配再分解的理论模型第33-36页
第4章 制造业要素错配测度分析第36-50页
    4.1 要素错配测度方法第36-37页
    4.2 模型估计及分析第37-42页
        4.2.1 变量指标说明第37-39页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39-41页
        4.2.3 模型检验第41-42页
    4.3 要素错配程度测度第42-50页
        4.3.1 要素产出弹性的计算第42-43页
        4.3.2 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第43-47页
        4.3.3 制造业要素错配的趋势分析第47-50页
第5章 制造业技术效率测度分析第50-66页
    5.1 SFA模型下的技术效率第50-54页
        5.1.1 随机前沿方法生产函数方法第50-51页
        5.1.2 技术效率测度及分析第51-54页
    5.2 DEA-Malmquist模型下的技术效率第54-63页
        5.2.1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第54-55页
        5.2.2 技术效率测度及分析第55-63页
    5.3 两种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第63-66页
第6章 要素错配对技术效率作用的实证分析第66-81页
    6.1 技术效率影响分析第66-69页
        6.1.1 分析方法介绍——PEST嵌入式SWOT分析法第66页
        6.1.2 基于PEST-SWOT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第66-68页
        6.1.3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指标构建第68-69页
    6.2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选择第69-73页
    6.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73-77页
    6.4 模型稳健性检验第77-81页
        6.4.1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77-78页
        6.4.2 模型设定检验第78-81页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81-84页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81-82页
    7.2 政策建议第82-83页
    7.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第89-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噪声交易理论的房地产价格波动特征分析--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
下一篇:旅游地产开发模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