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AtMYB32对AtGA20ox1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在植物抗胁迫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2页
    1.1 赤霉素研究进展第13-20页
        1.1.1 赤霉素简介第13-14页
        1.1.2 植物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第14-17页
        1.1.3 植物赤霉素代谢和信号传导第17-20页
    1.2 MYB家族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20-27页
        1.2.1 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分类第20-21页
        1.2.2 MYB转录因子分类第21-22页
        1.2.3 拟南芥MYB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第22-27页
    1.3 植物抗渗透胁迫研究进展第27-30页
        1.3.1 渗透胁迫对植物生理和代谢的影响第27页
        1.3.2 植物抗渗透胁迫机理研究第27-30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设想第30-32页
第2章 AtMYB32对AtGA20ox1基因表达的调控第32-52页
    2.1 材料第32-35页
        2.1.1 植物材料第32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32页
        2.1.3 试剂和酶第32-33页
        2.1.4 试验仪器第33页
        2.1.5 实验溶液配制第33-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46页
        2.2.1 植物总DNA提取第35页
        2.2.2 RNA的提取及逆转录cDNA第35-36页
        2.2.3 普通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第36-38页
        2.2.4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8-42页
        2.2.5 电击法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电击法转化第42页
        2.2.6 浸花蕾法转化拟南芥第42-43页
        2.2.7 拟南芥种子播种及植株培养第43页
        2.2.8 35::AtMYB32-MYC过表达植株与缺失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第43-45页
        2.2.9 双荧光素酶试验第45页
        2.2.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第45-4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2.3.1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页
        2.3.2 AtMYB32过表达植株的获得第47-48页
        2.3.3 缺失突变体atmyb32-1植株的获得第48-49页
        2.3.4 转录因子AtMYB32与AtGA20ox1启动子的结合作用分析第49-50页
        2.3.5 AtMYB32在AtGA20ox1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分析第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AtMYB32基因表达分析第52-60页
    3.1 材料第52-53页
        3.1.1 试验材料第52页
        3.1.2 试验仪器第52页
        3.1.3 试剂配制第52-53页
    3.2 实验方法第53-54页
        3.2.1 启动子序列与氨基酸序列的获取第53页
        3.2.2 转录调控区域元件分析第53页
        3.2.3 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第53页
        3.2.4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53页
        3.2.5 细胞定位分析第53页
        3.2.6 信号肽及跨膜区分析第53页
        3.2.7 拟南芥幼苗的渗透胁迫处理第53-54页
        3.2.8 RNA的提取及逆转录cDNA第54页
        3.2.9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第5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3.3.1 AtMYB32保守结构域与转录调控域分析第54-55页
        3.3.2 AtMYB32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55-56页
        3.3.3 AtMYB32编码蛋白的跨膜区、信号序列及亚细胞定位分析第56-57页
        3.3.4 AtMYB32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第57-58页
        3.3.5 AtMYB32基因表达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第58-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AtMYB32在植物渗透胁迫中的功能研究第60-68页
    4.1 材料第60-61页
        4.1.1 植物材料第60页
        4.1.2 试剂和酶第60页
        4.1.3 试验仪器第60页
        4.1.4 实验溶液配置第60-61页
    4.2 实验方法第61-62页
        4.2.1 种子的灭菌与播种第61页
        4.2.2 拟南芥幼苗的渗透胁迫处理第61页
        4.2.3 RNA的提取及逆转录cDNA第61页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第61页
        4.2.5 拟南芥的干旱处理第61页
        4.2.6 失水率试验第61-62页
        4.2.7 气孔开度的测定第6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4.3.1 AtMYB32过量表达或缺失对子叶变绿的影响第62-63页
        4.3.2 AtMYB32过量表达或缺失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3页
        4.3.3 AtMYB32过量表达或缺失对植物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第63-64页
        4.3.4 AtMYB32过量表达或缺失对拟南芥抗干旱能力及失水率的影响第64-65页
        4.3.5 AtMYB32过量表达或缺失对渗透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与讨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ERS监测活细胞溶酶体中重要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下一篇:国产沉香属植物遗传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