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拉曼散射 | 第11-12页 |
1.1.1 拉曼散射的发现及原理 | 第11页 |
1.1.2 拉曼散射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2-26页 |
1.2.1 SERS简介 | 第12-14页 |
1.2.2 SERS标签 | 第14-21页 |
1.2.3 SERS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1.3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基于SERS监测光热治疗过程中细胞溶酶体内pH的动态变化 | 第28-43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AuNR的制备 | 第29页 |
2.2.3 AuNR@4-MBA及AMP的制备 | 第29页 |
2.2.4 纳米体系光热性质考察 | 第29-30页 |
2.2.5 探针对pH的响应 | 第30页 |
2.2.6 细胞毒性实验 | 第30页 |
2.2.7 细胞中不同pH的标定 | 第30页 |
2.2.8 光热治疗中溶酶体pH的变化 | 第30页 |
2.2.9 溶酶体完整性探究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2.3.1 AMP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 第31-32页 |
2.3.2 探针对pH的响应情况 | 第32-33页 |
2.3.3 细胞毒性考察 | 第33-34页 |
2.3.4 探针孵入细胞的时间优化 | 第34页 |
2.3.5 探针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2.3.6 溶酶体中pH的标定 | 第35-38页 |
2.3.7 光热治疗中溶酶体的pH变化 | 第38-40页 |
2.3.8 探究溶酶体pH变化的机理 | 第40-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基于SERS双控成像溶酶体ATP | 第43-53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4页 |
3.2.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3 拉曼探针的制备 | 第45页 |
3.2.4 SERS双控体系的构建 | 第45页 |
3.2.5 体外溶液相现象分析 | 第45页 |
3.2.6 优化互补链 | 第45页 |
3.2.7 体系对ATP响应性质及选择性考察 | 第45页 |
3.2.8 细胞毒性实验 | 第45-46页 |
3.2.9 共聚焦倒置拉曼成像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3.3.1 纳米颗粒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 第47-49页 |
3.3.2 探针的双控能力的考察 | 第49页 |
3.3.3 Aptamer链的优化 | 第49-50页 |
3.3.4 探针对ATP的响应 | 第50页 |
3.3.5 探针对ATP选择性响应的考察 | 第50页 |
3.3.6 溶酶体中ATP成像 | 第50-51页 |
3.3.7 探针细胞毒性考察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