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无油涡旋空气压缩膨胀一体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涡旋机械的发展状况第10-14页
        1.1.1 涡旋压缩机、膨胀机发展状况第10-12页
        1.1.2 涡旋压缩膨胀一体机发展状况第12-14页
    1.2 涡旋机械的特点及应用前景第14-15页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无油涡旋空气压缩膨胀一体机方案设计第17-22页
    2.1 传统涡旋压缩膨胀机设计方案分析第18-19页
    2.2 一体机设计方案第19-21页
        2.2.1 工作原理第19-20页
        2.2.2 基本结构分析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单、双涡旋型线分析及修正方案论述第22-34页
    3.1 涡旋机械的工作原理第22-24页
        3.1.1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3.1.2 涡旋膨胀机的工作原理第23-24页
    3.2 单涡旋型线及其修正方案第24-30页
        3.2.1 基本型线介绍第24-26页
        3.2.2 PMP型线修正方案第26-27页
        3.2.3 PMP加直线修正方案第27-29页
        3.2.4 异形修正第29-30页
    3.3 双涡旋型线及其修正方案第30-32页
        3.3.1 基本型线介绍第30-31页
        3.3.2 常用修正方案第31-32页
    3.4 单、双型线在应用中的差异第32页
    3.5 一体机型线选用分析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一体机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第34-58页
    4.1 设计原则与方法第34-37页
        4.1.1 压缩部分设计原则第36-37页
        4.1.2 膨胀部分设计原则第37页
    4.2 参数设计第37-50页
        4.2.1 压缩比和膨胀比相关参数第38-40页
        4.2.2 排量参数设计第40-44页
        4.2.3 电机功率第44页
        4.2.4 膨胀功率计算第44-45页
        4.2.5 平衡块设计第45-49页
        4.2.6 其他参数计算第49-50页
    4.3 一体机结构设计第50-57页
        4.3.1 动涡旋盘第50-52页
        4.3.2 压缩定盘第52-54页
        4.3.3 膨胀定盘第54-55页
        4.3.4 偏小小轴第55-56页
        4.3.5 主轴与平衡块的设计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进气孔、排气孔开设及气流分析第58-69页
    5.1 压缩部分第58-62页
        5.1.1 进气孔设计第58页
        5.1.2 排气孔设计第58-61页
        5.1.3 气流分析第61-62页
    5.2 膨胀部分第62-63页
        5.2.1 进气孔设计第62-63页
        5.2.2 排气孔设计第63页
    5.3 涡旋膨胀机进气口功率损耗分析第63-68页
        5.3.1 气动功率分析第63页
        5.3.2 进气孔功率损失第63-64页
        5.3.3 齿头入侵率第64-65页
        5.3.4 进气口周长变化率第65-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高分辨率X射线CCD相机的研究
下一篇:压缩机叶轮的疲劳寿命预测及可靠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