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论瘀血学说与冠心病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瘀血学说与冠心病的理论研究第14-25页
    1 瘀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14-22页
        1.1 理论渊源第14-16页
        1.2 病因第16-19页
            1.2.1 外因第16-18页
            1.2.2 内因第18-19页
        1.3 瘀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其特点第19-22页
    2 瘀血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第22-23页
    3 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证候特点(统计应用)第23页
    4 方显明教授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探析第23-24页
    5 小结第24-25页
第二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的物质基础研究第25-43页
    1 血液理化特性的实验研究第25-28页
        1.1 血液流变学第25-26页
        1.2 血流动力学第26页
        1.3 血小板功能第26-27页
        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第27-28页
    2 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实验研究第28-35页
        2.1 细胞因子第28-31页
            2.1.1 C-反应蛋白(CRP)第28页
            2.1.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第28-29页
            2.1.3 白介素IL-6 IL-18第29页
            2.1.4 黏附因子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第29-30页
            2.1.5 趋化因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第30-31页
        2.2 细胞外基质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第31页
        2.3 神经体液激素第31-32页
            2.3.1 脑钠肽(BNP)第31-32页
            2.3.2 内皮素(ET)第32页
        2.4 心脏损伤标志物第32-34页
            2.4.1 肌钙蛋白(cTnT、cTnI)第32-33页
            2.4.2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第33-34页
        2.5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第34页
            2.5.1 D-二聚体第34页
            2.5.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第34页
        2.6 基因多态性第34-35页
    3 代谢组学的实验研究第35-38页
        3.1 血浆代谢组学第35-36页
        3.2 蛋白质代谢组学第36-38页
        3.3 尿液代谢组学第38页
    4 胰岛素抵抗(IR)第38-39页
    5 其它诊断实验指标研究第39-42页
        5.1 心电图第39-40页
        5.2 超声心动图第40页
        5.3 冠脉造影第40-41页
        5.4 舌脉象研究第41-42页
    6 小结第42-43页
第三部分 瘀血学说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第43-53页
    1 活血化瘀中药与方剂的临床药理研究第43-45页
        1.1 常用单味药第43-44页
            1.1.1 川芎第43页
            1.1.2 当归第43页
            1.1.3 丹参第43页
            1.1.4 红花第43-44页
            1.1.5 三七第44页
            1.1.6 五灵脂第44页
        1.2 常用复方第44-45页
            1.2.1 血府逐瘀汤第44页
            1.2.2 失笑散第44页
            1.2.3 丹参饮第44-45页
    2 从瘀论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第45-49页
        2.1 辨证论治第45-46页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第46-47页
        2.3 中成药研究第47-48页
        2.4 古方治疗第48页
        2.5 验方治疗第48-49页
    3 方显明教授用药经验第49-52页
    4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3页
综述 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第63-71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及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壮药龙船花和露兜树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