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Pb、Zn复合胁迫对两种苜蓿属植物生理及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1 铅、锌复合胁迫在植物吸收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第14-15页
        1.1.1 铅的存在对植物锌吸收的影响第15页
        1.1.2 锌的存在对植物铅吸收的影响第15页
    1.2 铅和锌对植物抗过氧化酶的影响第15-16页
    1.3 铅、锌复合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6-17页
    1.4 铅和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7页
    1.5 展望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3页
2 Pb、Zn复合胁迫对两种苜蓿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耐性筛选第23-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页
        2.1.2 试验方法第24页
        2.1.3 分析方法第24-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2.1 在不同铅、锌浓度处理下的两种苜蓿属植物发芽势的影响第25-26页
        2.2.2 在不同铅、锌浓度处理下的两种苜蓿属植物发芽率的影响第26页
        2.2.3 在不同铅、锌浓度处理下两种苜蓿属植物发芽指数的影响第26-27页
        2.2.4 在不同铅、锌浓度处理下两种苜蓿属植物活力指数的影响第27-28页
        2.2.5 在不同铅、锌浓度处理下的两种苜蓿属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第28-30页
    2.3 讨论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3 Pb、Zn复合胁迫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4-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3.1.1 试验材料第34页
        3.1.2 试验方法第34页
        3.1.3 分析方法第34-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3.2.1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3.2.2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6-40页
        3.2.3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3.2.4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1-42页
    3.3 讨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4 不同Pb、Zn浓度对两种苜蓿属植物解剖结构的影响第46-54页
    4.1 材料第46页
    4.2 方法第46-47页
        4.2.1 幼苗的培育及Pb、Zn复合处理第46页
        4.2.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6-47页
    4.3 结果和分析第47-51页
        4.3.1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第47-48页
        4.3.2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根部解剖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4.3.3 不同Pb、Zn浓度对黄花苜蓿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第49-50页
        4.3.4 不同Pb、Zn浓度对黄花苜蓿根部解剖结构的影响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5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生长及重金属离子积累的影响第54-6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5.1.1 试验材料第54页
        5.1.2 试验方法第54页
        5.1.3 分析方法第54-55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5-65页
        5.2.1 不同Pb、Zn浓度对两种苜蓿属植物干重的影响第55-56页
        5.2.2 不同Pb、Zn浓度对两种苜蓿属植物耐性指数(IT)的影响第56-57页
        5.2.3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Pb吸收的影响第57-58页
        5.2.4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Zn吸收的影响第58-60页
        5.2.5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Cu吸收的影响第60-61页
        5.2.6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Cd吸收的影响第61-62页
        5.2.7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Pb、Zn、Cu、Cd迁移率的影响第62-63页
        5.2.8 不同Pb、Zn浓度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Pb、Zn、Cu、Cd富集系数的影响第63-65页
    5.3 讨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结论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越冬水鸟生境的影响研究--以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下一篇:江西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推广方案设计--基于江西省“财园信贷通”项目的保险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