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内燃机车论文

和谐型内燃机车司机室振动问题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机车振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内内燃机车振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内燃机车振动研究现状第11页
    1.3 和谐型高原机车总体概况第11-13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柴油机主发电机组激励分析第15-33页
    2.1 16V265H型柴油机简介第15-16页
    2.2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第16-24页
        2.2.1 单缸柴油机的受力分析第18-21页
        2.2.2 两缸V型柴油机的受力分析第21-24页
    2.3 16V265H型柴油机动力学计算第24-27页
        2.3.1 惯性力第24-25页
        2.3.2 惯性力矩第25-26页
        2.3.3 倾覆力矩第26-27页
    2.4 柴油机激励力对司机室共振的影响第27-32页
        2.4.1 测点布置图第27页
        2.4.2 振动特征值统计第27-31页
        2.4.3 频谱特征分析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司机室隔振结构原理第33-40页
    3.1 传递函数分析第33-36页
    3.2 司机室隔振方案第36-37页
    3.3 机车司机室频率响应函数建立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高原机车独立司机室隔振系统隔振性能分析及优化第40-51页
    4.1 高原机车司机室隔振结构隔振性能分析第40-42页
    4.2 司机室支承结构隔振参数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第42-47页
        4.2.1 司机室橡胶支承关节径向刚度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4.2.2 司机室橡胶支承关节轴向刚度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4.3 司机室隔振性能优化第47-50页
        4.3.1 司机室纵、垂向隔振性能优化第47-49页
        4.3.2 司机室横向隔振性能优化第49页
        4.3.3 司机室隔振结构优化参数对比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高原机车车体钢结构优化设计第51-70页
    5.1 有限元分析法基本概念第51-58页
        5.1.1 模态分析理论第51-54页
        5.1.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4-55页
        5.1.3 车体有限元静强度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第55-58页
    5.2 通过模态分析结果对车体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第58-63页
        5.2.1 车体钢结构优化设计1第58-61页
        5.2.2 车体钢结构优化设计2第61-63页
    5.3 车体钢结构应力集中区优化设计第63-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钢轨扣件松脱检测研究
下一篇:哈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