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建筑木柱加固修缮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引言 | 第13-15页 |
1.2 徽州传统建筑的来源与发展 | 第15-19页 |
1.3 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 | 第19-2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徽州传统建筑特点及木柱修缮加固方法 | 第26-46页 |
2.1 徽州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 | 第26-36页 |
2.2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损坏形式和损坏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2.3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加固修缮原则 | 第37页 |
2.4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加固修缮方法 | 第37-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计算分析理论基础 | 第46-52页 |
3.1 木材的基本特性 | 第46-49页 |
3.2 木材材料参数 | 第49-50页 |
3.3 木柱上部荷载取值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承载能力验算 | 第52-63页 |
4.1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验算公式 | 第52-54页 |
4.2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理论验算 | 第54-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数值模拟分析 | 第63-77页 |
5.1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第63-65页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5-66页 |
5.3 木柱数值模拟分析 | 第66-74页 |
5.4 数值分析与公式验算对比 | 第74-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