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侵占本公司股东股权的行为定性问题 | 第10-17页 |
1.1 基本案情 | 第10-11页 |
1.1.1 案情简介 | 第10页 |
1.1.2 案件的分歧意见及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1.2 案件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 | 第11-14页 |
1.2.1 股权并非本罪客体 | 第11-13页 |
1.2.2 股权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 第13-14页 |
1.3 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14-17页 |
2 本罪中“利用职务便利”的界定问题 | 第17-24页 |
2.1 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1.1 案情简介 | 第17-18页 |
2.1.2 案件的分歧意见及争议焦点 | 第18页 |
2.2 案件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 | 第18-22页 |
2.2.1 利用职务便利包括利用劳务便利 | 第18-20页 |
2.2.2 职务的来源不要求合法性 | 第20-22页 |
2.3 案件的分析与结论 | 第22-24页 |
3 一人公司股东构成本罪的主体问题 | 第24-33页 |
3.1 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3.1.1 案情简介 | 第24-25页 |
3.1.2 案件的分歧意见及争议焦点 | 第25-26页 |
3.2 一人公司的股东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 第26-29页 |
3.3 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29-33页 |
4 混合主体内外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定性问题 | 第33-38页 |
4.1 基本案情 | 第33-34页 |
4.1.1 案情简介 | 第33页 |
4.1.2 案件的分歧意见及争议焦点 | 第33-34页 |
4.2 以利用特定身份者职务上的便利作为本罪共犯的定性依据 | 第34-36页 |
4.3 案件的分析与结论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