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1章 毛泽东富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1.1 毛泽东富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3-19页 |
1.1.1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 第13-15页 |
1.1.2 救亡图存方案屡遭失败 | 第15-18页 |
1.1.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第18-19页 |
1.2 毛泽东富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2.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 | 第19-20页 |
1.2.2 共产主义理想是发展目标 | 第20-21页 |
第2章 毛泽东富强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32页 |
2.1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 第21-23页 |
2.1.1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第21-22页 |
2.1.2“四个现代化”的提出过程 | 第22-23页 |
2.2 工业化是实现富强的核心 | 第23-25页 |
2.2.1 提出“第二次结合” | 第23-24页 |
2.2.2 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 第24-25页 |
2.3 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25-27页 |
2.3.1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 第25-26页 |
2.3.2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 第26-27页 |
2.4 必须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 | 第27-29页 |
2.4.1 毛泽东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 | 第27-28页 |
2.4.2 科学技术对于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 | 第28-29页 |
2.5 要有一个强大的陆军、空军和海军 | 第29-32页 |
2.5.1 发展合成军队 | 第29-30页 |
2.5.2 用现代化的装备武装军队 | 第30页 |
2.5.3 加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 | 第30-32页 |
第3章 毛泽东富强思想的特征和当代价值 | 第32-39页 |
3.1 毛泽东富强思想的特征 | 第32-35页 |
3.1.1 实践性 | 第32-33页 |
3.1.2 人民性 | 第33-34页 |
3.1.3 民族性 | 第34-35页 |
3.1.4 时代性 | 第35页 |
3.2 毛泽东富强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5-39页 |
3.2.1 指明了当代中国追求富强目标的社会主义方向 | 第36页 |
3.2.2 奠定了当代中国实现富强目标的物质基础 | 第36-37页 |
3.2.3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