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四)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学报名栏目建设概况 | 第15-19页 |
| (一)名栏目的诞生背景 | 第15-16页 |
| (二)名栏目的建设现状 | 第16-19页 |
| 二、学报名栏目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 第19-33页 |
| (一)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 | 第19-21页 |
| 1.成熟高效的学术支持系统 | 第19-20页 |
| 2.稳定高水平的作者群 | 第20页 |
| 3.优秀有经验的栏目负责人 | 第20-21页 |
| (二)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 | 第21-24页 |
| 1.依托地域特色进行栏目建设 | 第22-23页 |
| 2.依托学科特色进行栏目建设 | 第23-24页 |
| (三)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 第24-33页 |
| 1.名栏目发文情况分析 | 第24-28页 |
| 2.栏目学报的学术声誉分析 | 第28-33页 |
| 三、名栏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9页 |
| (一)规范性不强,办栏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 第33-34页 |
| (二)稿源相对缺乏,名栏目建设后劲不足 | 第34-35页 |
| (三)栏目专题性不强,单篇散集现象仍然存在 | 第35-36页 |
| (四)受制于马太效应,名栏目建设有两极分化趋势 | 第36-39页 |
| 四、名栏目建设经营与维护的思考与建议 | 第39-45页 |
| (一)坚持开放式办刊理念,维护栏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 第40-41页 |
| (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两体”建设 | 第41-42页 |
| (三)合理利用聚集效应,持续开发利用优势资源 | 第42-43页 |
| (四)顺应数字出版潮流,优化栏目文献检索路径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