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3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0.3.1 乡镇经济特区 | 第11页 |
0.3.2 民间信仰 | 第11-12页 |
0.4 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0.5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佟二堡镇X村民间信仰概述 | 第16-28页 |
1.1 佟二堡镇概况 | 第16-17页 |
1.1.1 皮草为业 | 第16-17页 |
1.1.2 乡镇周边的社会经济网 | 第17页 |
1.2 X村的生活与日常 | 第17-22页 |
1.2.1 村落的选取 | 第17-19页 |
1.2.2 X村的生态与历史状况 | 第19-22页 |
1.3 民间信仰的多元样态与变迁 | 第22-28页 |
1.3.1 保家仙供奉 | 第23-24页 |
1.3.2 祖宗供奉 | 第24-26页 |
1.3.3 神灵供奉 | 第26页 |
1.3.4 庙宇复建 | 第26-28页 |
2 区域社会背景下X村的民间信仰传统 | 第28-34页 |
2.1 村落社会空间信仰传统 | 第28-30页 |
2.2 风水先生及其信仰圈 | 第30-32页 |
2.3 歪脖老母信众的多元祈愿 | 第32-34页 |
3 X村民间信仰的困境 | 第34-39页 |
3.1 代际传承面临失效的尴尬 | 第34-37页 |
3.1.1 无力操办传统信仰仪式 | 第34-36页 |
3.1.2 无意操办传统信仰仪式 | 第36-37页 |
3.2 民间信仰在过度娱乐化下的势微 | 第37页 |
3.3 现代性语境下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 | 第37-39页 |
4 民间信仰在独特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修复 | 第39-48页 |
4.1 民间信仰修复主体与村落社会角色建构 | 第39-43页 |
4.1.1 村长之政治意识的强化:实现集体利益和社会控制的手段 | 第39-40页 |
4.1.2 农民之农耕意识依然牢固:保家仙保佑风调雨顺 | 第40-41页 |
4.1.3 商户之逐利意识的崛起:财神护佑财源广进 | 第41-42页 |
4.1.4 乡村文化精英的复出:推动民间信仰保护与传承 | 第42-43页 |
4.2 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修复 | 第43-44页 |
4.3 政治与权力话语对传统文化的召唤 | 第44-46页 |
4.4 新媒体对民间信仰形式的丰富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