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山东省雾霾污染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3 研究创新和不足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路线和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研究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山东省雾霾污染背景与概况第20-33页
    2.1 雾霾污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20-23页
        2.1.1 相关概念第20-21页
        2.1.2 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 山东省区域状况简介第23-31页
        2.2.1 自然地理状况第23-27页
        2.2.2 社会经济状况第27-28页
        2.2.3 资源环境状况第28-31页
    2.3 山东省雾霾污染概况分析第31-32页
        2.3.1 山东省雾霾污染程度现状第31页
        2.3.2 雾霾污染物主要成分浓度特点第31页
        2.3.3 山东省雾霾污染治理目标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山东省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第33-41页
    3.1 时间维度上的雾霾污染特征第33-38页
        3.1.1 雾霾污染指数年度变化第33-34页
        3.1.2 雾霾污染指数月度和季节差异第34-36页
        3.1.3 雾霾污染指数日均值变化差异第36页
        3.1.4 雾霾污染物和FHI指数的“效应”分析第36-38页
    3.2 空间维度上的雾霾污染特征第38-40页
        3.2.1 山东省17地市日均值的比较第38-39页
        3.2.2 山东省三大经济区雾霾污染特征第39-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山东省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第41-58页
    4.1 雾霾污染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41-43页
        4.1.1 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1-42页
        4.1.2 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变量设定第42-43页
    4.2 数据探索性分析第43-45页
        4.2.1 数据的预处理第43-44页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第44-45页
        4.2.3 数据协整检验第45页
    4.3 面板数据理论模型第45-49页
        4.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效应设定检验第46-47页
        4.3.2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类型的设定检验第47-48页
        4.3.3 山东省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设定第48-49页
    4.4 山东省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第49-57页
        4.4.1 含AR(1)的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第49-51页
        4.4.2 个体时点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第51-57页
    4.5 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2页
    5.1 结论第58-60页
        5.1.1 山东省雾霾污染的特征分析第58-59页
        5.1.2 山东省雾霾污染的建模分析第59-60页
    5.2 政策建议第60-62页
        5.2.1 科学实时监测雾霾污染数据和应用第60页
        5.2.2 建立山东省17地市雾霾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第60-61页
        5.2.3 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第61页
        5.2.4 加强雾霾治理法律法规建设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域灵活使用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加固后覆岩矿压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