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5-29页
    1.1 反刍动物保护性蛋氨酸营养研究进展第17-21页
        1.1.1 蛋氨酸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第17-18页
        1.1.2 蛋氨酸在动物体内吸收和代谢第18-19页
        1.1.3 蛋氨酸的毒性第19页
        1.1.4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和过瘤胃技术第19-21页
    1.2 保护性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影响第21-22页
    1.3 保护性氨基酸的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前景第22-23页
    1.4 反刍动物缓释尿素研究进展第23-26页
        1.4.1 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第23页
        1.4.2 尿素的性质和缓释原理第23-24页
        1.4.3 缓释尿素在反刍动物中的生产应用第24页
        1.4.4 缓释尿素对反刍动物的影响第24-26页
        1.4.5 缓释尿素在反刍动物上应用前景第26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1.6 技术路线第27-29页
2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率的影响第29-4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2.1.1 材料第29页
        2.1.2 方法第29-30页
        2.1.3 体外培养第30-31页
        2.1.4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第31-32页
        2.1.5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2.2.1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影响第32-33页
        2.2.2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pH的影响第33页
        2.2.3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2.2.4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NH_3-N浓度的影响第34-35页
        2.2.5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VFA浓度的影响第35-37页
        2.2.6 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纤维降解率的影响第37-38页
    2.3 讨论第38-40页
        2.3.1 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第38-40页
        2.3.2 RPMet和SRU对体外培养NDF和ADF降解率的影响第40页
    2.4 小结第40-41页
3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41-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3.1.1 试验材料第41页
        3.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第41页
        3.1.3 试验地点及时间第41页
        3.1.4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第41-42页
        3.1.5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42-4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3.2.1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2.2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44-45页
    3.3 讨论第45-47页
        3.3.1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3.3.2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9页
4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49-57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4.1.1 试验材料第49页
        4.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第49页
        4.1.3 试验地点及时间第49页
        4.1.4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第49页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9-5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4.2.1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0-52页
        4.2.2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血液中氨基酸的影响第52-55页
    4.3 讨论第55-56页
        4.3.1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5页
        4.3.2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育肥肉牛血液氨基酸的影响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5 论文总体讨论和总结第57-59页
    5.1 论文总体讨论第57-58页
    5.2 论文总体结论第58页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8页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致谢第69-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菌肽CC31单体肽和串联肽对羔羊小肠生长发育、免疫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下一篇: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液免疫指标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