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岩白菜素的研究概述 | 第13-26页 |
1.1.1 岩白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2 岩白菜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1.3 岩白菜素衍生化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1.4 岩白菜素晶型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2 本课题研究基础 | 第26-29页 |
1.2.1 研究依据与意义 | 第26-27页 |
1.2.2 研究基础 | 第27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2.4 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 | 第28-29页 |
2 岩白菜素的提取 | 第29-39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9-3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 岩白菜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第30-34页 |
2.2.1 岩白菜素的提取 | 第30-32页 |
2.2.2 岩白菜素的分离纯化 | 第32-33页 |
2.2.3 性质与结构鉴定 | 第33-34页 |
2.3 岩白菜素的提取与鉴定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2.3.1 提取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2.3.2 定性测定 | 第36-37页 |
2.3.3 结构鉴定 | 第37-38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3 岩白菜素的衍生化 | 第39-61页 |
3.1 引言 | 第39-44页 |
3.2 仪器与材料 | 第44-45页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44-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3.3.1 合成路线 | 第45-46页 |
3.3.2 操作步骤 | 第46页 |
3.3.3 合成条件优化 | 第46-47页 |
3.3.4 结构鉴定 | 第47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7-60页 |
3.4.1 岩白菜素衍生化的工艺优化 | 第47-49页 |
3.4.2 岩白菜素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9-60页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4 岩白菜素衍生物的活性测试 | 第61-72页 |
4.1 仪器与材料 | 第61-6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61-6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4.2.1 抗氧化活性实验 | 第62页 |
4.2.2 细胞毒性检测 | 第62-63页 |
4.2.3 衍生物脂溶性与成药性分析 | 第63页 |
4.2.4 细胞周期分析 | 第63页 |
4.2.5 细胞凋亡分析 | 第63页 |
4.2.6 蛋白质印迹分析 | 第63-64页 |
4.2.7 化合物N_3体内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64页 |
4.2.8 统计分析 | 第6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4-71页 |
4.3.1 抗氧化活性分析 | 第64-65页 |
4.3.2 细胞毒性评估 | 第65-67页 |
4.3.3 衍生物类药性与构效关系分析 | 第67-68页 |
4.3.4 衍生物N_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8页 |
4.3.5 衍生物N_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6 蛋白质印迹分析 | 第69-70页 |
4.3.7 衍生物N_3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第70-71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创新点 | 第73页 |
5.3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附录Ⅰ:岩白菜素FTIR光谱图 | 第83-84页 |
附录Ⅱ:岩白菜素的核磁共振谱图 | 第84-86页 |
附录Ⅲ:岩白菜素和N_3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86-88页 |
附录Ⅳ:岩白菜素DSC曲线 | 第88-89页 |
附录Ⅴ:岩白菜素、N_(10)、N_(12)的XRD图谱 | 第89-90页 |
附录Ⅵ:岩白菜素衍生物核磁图谱 | 第90-106页 |
附录Ⅶ:英文缩略表 | 第106-107页 |
附录Ⅷ:实验图片 | 第107-109页 |
附录Ⅸ: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