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0页
        1.2.2 技术路线第10-11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2页
        1.4.2 不足之处第12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7页
        1.5.1 地方政府第12-14页
        1.5.2 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第14-15页
        1.5.3 可持续性与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7-29页
    2.1 基础理论第17-22页
        2.1.1 政府债务有害论第17-19页
        2.1.2 政府债务有益论第19-21页
        2.1.3 政府债务负担论第21-22页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2-29页
        2.2.1 国外文献综述第22-25页
        2.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5-28页
        2.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成因分析第29-44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第29-40页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29-32页
        3.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第32-38页
        3.1.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投向第38-40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分析第40-42页
        3.2.1 财政体制不完善第40-41页
        3.2.2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第41-42页
        3.2.3 地方政府间的非理性竞争第42页
        3.2.4 地方政府债务缺乏必要的管理第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第44-63页
    4.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动态可持续性理论模型概述第44-50页
        4.1.1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模型(MBMC模型)第44-45页
        4.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动态可持续性理论模型第45-50页
    4.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第50-62页
        4.2.1 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第50-52页
        4.2.2 各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第52-62页
    4.3 实证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63-68页
    5.1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第63-65页
        5.1.1 强化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管第63页
        5.1.2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第63-64页
        5.1.3 规范政府偿债保证机制第64页
        5.1.4 构建及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第64-65页
    5.2 加快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第65-66页
        5.2.1 实现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第65页
        5.2.2 培育并发展地方政府的稳定税源第65页
        5.2.3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第65-66页
    5.3 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第66-67页
        5.3.1 健全我国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第66页
        5.3.2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第66-67页
    5.4 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第67页
    5.5 完善法治环境和市场机制第67-68页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均衡问题研究
下一篇: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