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压电分流声子晶体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声子晶体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2.2 压电材料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1.2.3 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1.2.4 压电分流声子晶体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3.2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7-18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带隙特性和振动传输特性计算方法研究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压电分流声子晶体梁的机电耦合模型 | 第20-22页 |
2.3 传递矩阵法 | 第22-27页 |
2.3.1 带隙特性计算 | 第22-25页 |
2.3.2 振动传输特性计算 | 第25-27页 |
2.4 简单谐振分流电路时带隙特性和传输特性分析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新型分流电路的带隙特性和振动传输特性 | 第32-5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负电容谐振分流电路的带隙特性和振动传输特性 | 第32-44页 |
3.2.1 串联负电容谐振分流电路 | 第32-39页 |
3.2.2 并联负电容谐振分流电路 | 第39-44页 |
3.3 多模态谐振分流电路的带隙特性和振动传输特性 | 第44-54页 |
3.3.1 流阻型多模态谐振分流电路 | 第44-49页 |
3.3.2 流通型多模态谐振分流电路 | 第49-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带隙耦合机制和电路参数失谐设计时的带隙特性和振动传输特性 | 第55-64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基于带隙耦合机制 | 第55-59页 |
4.2.1 简单谐振分流电路时带隙耦合 | 第55-57页 |
4.2.2 负电容谐振分流电路时带隙耦合 | 第57-59页 |
4.3 电路参数失谐设计 | 第59-63页 |
4.3.1 局域化理论 | 第59-60页 |
4.3.2 局域化分析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负电容谐振分流电路压电声子晶体梁的振动特性实验 | 第64-70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实验装置 | 第64-67页 |
5.2.1 实验测试系统方案 | 第64-65页 |
5.2.2 大值电感和负电容的实现 | 第65-67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在学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