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荆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来源及立项目的第8页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2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13-14页
    1.6 取得的成果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32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第15-18页
    2.2 区域沉积背景第18-19页
    2.3 地层特征第19-29页
        2.3.1 区域地层特征第19-25页
        2.3.2 龙马溪组地层学特征第25-26页
        2.3.3 龙马溪组小层划分与对比第26-29页
    2.4 龙马溪组地层厚度展布特征第29-32页
第3章 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特征第32-45页
    3.1 沉积相标志第32-35页
        3.1.1 岩性标志第32页
        3.1.2 沉积构造特征第32-34页
        3.1.3 古生物特征第34页
        3.1.4 测井特征第34-35页
    3.2 沉积相类型第35-38页
        3.2.1 浅水陆棚亚相第36-37页
        3.2.2 深水陆棚亚相第37-38页
    3.3 沉积相展布特征第38-40页
        3.3.1 连井沉积相特征第38-40页
        3.3.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第40页
    3.4 暗色泥页岩分布特征第40-45页
第4章 页岩储层特征第45-59页
    4.1 岩石学特征第45页
    4.2 矿物学特征第45-48页
        4.2.1 全岩矿物分析第45-48页
        4.2.2 黏土矿物分析第48页
    4.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48-54页
        4.3.1 TOC含量第48-51页
        4.3.2 干酪根类型第51-52页
        4.3.3 有机质成熟度第52-54页
    4.4 储集空间特征第54-56页
        4.4.1 微观孔隙特征第54-56页
        4.4.2 裂缝特征第56页
    4.5 物性特征第56-59页
        4.5.1 孔渗特征第56页
        4.5.2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第56-59页
第5章 含气性及控制因素分析第59-70页
    5.1 含气性显示第59页
    5.2 页岩含气量测试分析第59-62页
        5.2.1 现场分析法第59页
        5.2.2 等温吸附实验第59-62页
    5.3 页岩含气性控制因素分析第62-70页
        5.3.1 矿物组成第62-63页
        5.3.2 有机地化参数第63-65页
        5.3.3 页岩物性参数第65-67页
        5.3.4 温度与压力第67页
        5.3.5 保存条件第67-70页
第6章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池地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及与储层的关系
下一篇: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保基金平衡使用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