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侵权责任能力之界定 | 第9-13页 |
(一) 侵权责任能力的内涵 | 第9页 |
(二) 侵权责任能力与其他民事能力关系之厘清 | 第9-13页 |
1. 侵权责任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 | 第9-10页 |
2. 侵权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 第10-12页 |
3. 侵权责任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 | 第12-13页 |
(三) 侵权责任能力的本质 | 第13页 |
三、侵权责任能力立法模式的比较法考察 | 第13-19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 | 第13-17页 |
1. 古罗马 | 第13-14页 |
2. 德国 | 第14-15页 |
3. 法国 | 第15-16页 |
4. 日本 | 第16页 |
5. 我国台湾地区 | 第16-17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7-19页 |
1. 英国 | 第17-18页 |
2. 美国 | 第18-19页 |
四、我国法上的侵权责任能力 | 第19-24页 |
(一)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立法模式 | 第19-20页 |
(二) 《侵权责任法》32条后半段解读 | 第20-21页 |
(三) 《侵权责任法》32条的立法模式检讨 | 第21-24页 |
五、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本土化考量 | 第24-27页 |
(一) 完善无责任能力人的监护人责任 | 第24-25页 |
(二) 完善有财产的无责任能力人的衡平责任 | 第25页 |
(三)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救济机制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