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4.1 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17-30页 |
2.1 基层治理的一般理论 | 第17-23页 |
2.1.1 治理与治理理论 | 第17-19页 |
2.1.2 基层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20页 |
2.1.3 基层治理的主体及体制机制 | 第20-22页 |
2.1.4 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2.2 当前基层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2.2.1 国内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 | 第23-24页 |
2.2.2 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 | 第24-26页 |
2.2.3 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2.3 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2.3.1 忽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 第28页 |
2.3.2 政府管理仍以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为主 | 第28页 |
2.3.3 社会管理体制上职责不清 | 第28-29页 |
2.3.4 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田阳县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 第30-48页 |
3.1 田阳县概况 | 第30-31页 |
3.1.1 地理区位 | 第30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第30-31页 |
3.2 田阳县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 第31-37页 |
3.2.1 “农事村办”服务新机制 | 第31页 |
3.2.2 “农事村办”的主要内容 | 第31-37页 |
3.3 “一办三中心”制度 | 第37-43页 |
3.3.1 “一办三中心”的机构设置 | 第37-38页 |
3.3.2 “一办三中心”制度 | 第38-41页 |
3.3.3 一办三中心”的效果 | 第41-43页 |
3.4 田阳县“一办三中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3.4.1 “一办三中心”与县直各部门的衔接存在脱节问题 | 第43页 |
3.4.2 人才缺乏 | 第43页 |
3.4.3 乡镇政府权责不匹配 | 第43-44页 |
3.4.4 村民自治组织发展有限,政府监管机制不到位 | 第44-45页 |
3.5 田阳县“一办三中心”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3.5.1 条块关系没有理顺 | 第45页 |
3.5.2 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 第45-46页 |
3.5.3 权责分离 | 第46页 |
3.5.4 社会组织缺位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4.1 结构设计 | 第48页 |
4.1.1 完善部门之间的职能衔接 | 第48页 |
4.1.2 整合机构和人员 | 第48页 |
4.2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第48-50页 |
4.2.1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第48-49页 |
4.2.2 强化业务培训,转变工作观念 | 第49页 |
4.2.3 完善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4.3 进一步明确权责 | 第50-51页 |
4.3.1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财政体制 | 第50页 |
4.3.2 解决人、财、物等资源投入不均衡问题 | 第50-51页 |
4.4 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自治机制 | 第51-54页 |
4.4.1 政府监管体制合理化建议 | 第51-52页 |
4.4.2 鼓励和促进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 | 第52-53页 |
4.4.3 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