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 第19-34页 |
2.1 欧美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的演变 | 第19-24页 |
2.1.1 兰卡斯特教学空间 | 第19-20页 |
2.1.2 进步主义教育下的开放空间 | 第20-22页 |
2.1.3 多元化教育的开放空间 | 第22-24页 |
2.2 日本中小学教育模式变革与学校空间演变 | 第24-28页 |
2.2.1 从寺子屋到西式学堂 | 第24-25页 |
2.2.2 西方影响下的宽松式教育空间 | 第25-28页 |
2.3 国内中小学教育模式变革与学校空间演变 | 第28-33页 |
2.3.1 从私塾到官办教学 | 第28-30页 |
2.3.2 现代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空间 | 第30-31页 |
2.3.3 当代素质教育模式下的空间 | 第31-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中小学趣味性空间与阅读空间的耦合性分析 | 第34-49页 |
3.1 趣味性空间 | 第34-36页 |
3.1.1 “趣味”与“趣味性” | 第34页 |
3.1.2 趣味性空间的含义 | 第34-35页 |
3.1.3 趣味性空间的类型 | 第35页 |
3.1.4. 趣味性空间与中小学建筑设计 | 第35-36页 |
3.2 中小学趣味性空间设计的心理学、行为学基础 | 第36-38页 |
3.2.1 少年儿童心理、行为特点 | 第36-37页 |
3.2.2 少年儿童的空间认知、意识发展 | 第37-38页 |
3.3 中小学对趣味性空间设计的需求 | 第38-46页 |
3.3.1 中小学设计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 | 第38-39页 |
3.3.2 中小学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3.3.3 中小学趣味性空间的设计构成 | 第42-43页 |
3.3.4 中小学教育模式对趣味性空间的要求 | 第43-46页 |
3.4 中小学趣味性阅读空间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6-48页 |
3.4.1 中小学趣味性阅读空间的空间行为机制 | 第46页 |
3.4.2 中小学趣味性阅读空间的可操作性分析 | 第46-47页 |
3.4.3 中小学趣味性阅读空间的目标 | 第47-48页 |
3.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中小学建筑的趣味性阅读空间设计策略 | 第49-76页 |
4.1 整体布局中的趣味性阅读空间 | 第49-59页 |
4.1.1 整体设计中的阅读空间布局特点 | 第49-52页 |
4.1.2 创造多重路径布局的空间设计 | 第52-54页 |
4.1.3 融合多层级布局的空间设计 | 第54-56页 |
4.1.4 扩展立体化布局的空间设计 | 第56-59页 |
4.2 局部功能拓展中的趣味性阅读空间 | 第59-67页 |
4.2.1 功能中的拓展性阅读空间 | 第59-60页 |
4.2.2 教学空间的灵活性拓展 | 第60-62页 |
4.2.3 交通空间的扩充式拓展 | 第62-64页 |
4.2.4 公共空间多义性拓展 | 第64-67页 |
4.3 以学生心理行为模式发展为目标的趣味空间 | 第67-74页 |
4.3.1 中小学学生心理行为模式发展特征 | 第67-68页 |
4.3.2 基于趣味性视觉体验阅读空间设计 | 第68-70页 |
4.3.3 基于阅读姿势的趣味性阅读空间设计 | 第70-72页 |
4.3.4 基于行为尺度的趣味性阅读空间设计 | 第72-74页 |
4.4 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湖南地区中小学趣味性阅读空间的项目实践 | 第76-102页 |
5.1 湖南地区思源学校概述 | 第76-78页 |
5.1.1 湖南地区新建中小学建筑现状与问题 | 第76-77页 |
5.1.2 湖南地区思源学校的设计理念与目标 | 第77-78页 |
5.2 湖南思源实验学校系列建筑的基本概况 | 第78-86页 |
5.2.1 湖南新邵县思源实验学校 | 第78-80页 |
5.2.2 湖南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 | 第80-81页 |
5.2.3 湖南茶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 第81-83页 |
5.2.4 湖南泸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 第83-84页 |
5.2.5 湖南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 | 第84-86页 |
5.3 湖南思源学校整体规划中的趣味性阅读空间布局 | 第86-93页 |
5.3.1 阅读空间的整体布局 | 第86-89页 |
5.3.2 多层次院落与阅读空间布局 | 第89-91页 |
5.3.3 立体化规划与阅读空间布局 | 第91-93页 |
5.4 湖南思源学校建筑设计与趣味性阅读空间 | 第93-100页 |
5.4.1 交通空间的趣味性阅读拓展 | 第93-95页 |
5.4.2 公共空间的趣味性拓展 | 第95-98页 |
5.4.3 多功能性拓展的趣味性阅读空间 | 第98-100页 |
5.5 小结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