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9页 |
第一章 温济泽生平及广播电视实践历程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温济泽生平 | 第19-24页 |
一、温济泽简介 | 第19-23页 |
二、温济泽人生的四次转变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温济泽广播电视实践历程 | 第24-28页 |
一、延安时期的广播实践 | 第24-25页 |
二、建国初期的广播电视实践 | 第25-26页 |
三、改革开放后的广播电视实践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渊源及流变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的渊源 | 第28-32页 |
一、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的启迪 | 第28-30页 |
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的流变 | 第32-35页 |
一、萌芽期(1940-1946) | 第32-33页 |
二、发展期(1946-1960) | 第33-34页 |
三、成熟期(1960-1986)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 | 第35-50页 |
第一节 广播电视性质观 | 第35-39页 |
一、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 第35-37页 |
二、广播电视如何发挥其喉舌作用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功能观 | 第39-41页 |
一、广播电视的六大功能 | 第39-40页 |
二、六大功能相互依存,无主次之分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业务观 | 第41-46页 |
一、根据广播特性办广播 | 第41-43页 |
二、提出“对外广播不同论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广播电视学科建设观 | 第46-50页 |
一、广播学、电视学独立成学 | 第46-48页 |
二、广播电视学建设原则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的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 第50-60页 |
第一节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的理论贡献 | 第50-53页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精髓 | 第50-51页 |
二、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第51-52页 |
三、促进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温济泽广播电视观的现实意义 | 第53-60页 |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改革 | 第54-55页 |
二、为新时期广播电视的业务实践提供指导 | 第55-58页 |
三、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