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文化自觉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解读 | 第13-17页 |
2.1 文化自觉的内涵 | 第13-14页 |
2.2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 | 第14-15页 |
2.3 公民道德教育文化自觉的内涵 | 第15-17页 |
3 文化自觉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逻辑关系阐释 | 第17-23页 |
3.1 理论上的继承性 | 第17-20页 |
3.2 实践中的可行性 | 第20-23页 |
4 文化自觉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选择 | 第23-32页 |
4.1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及诉求 | 第23-28页 |
4.1.1 多元文化引发主流道德观的模糊或弱化 | 第23-24页 |
4.1.2 文化激进潮流中滋生了道德相对主义 | 第24-25页 |
4.1.3 文化观上的差异加深了道德选择上的冲突 | 第25-26页 |
4.1.4 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缺位 | 第26-28页 |
4.2 文化自觉在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 第28-32页 |
4.2.1 有利于丰富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28-29页 |
4.2.2 有利于创新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 | 第29-30页 |
4.2.3 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自我教育的能力 | 第30页 |
4.2.4 有利于增强我国教育者的人文素质 | 第30-32页 |
5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的原则与路径 | 第32-41页 |
5.1 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应遵循的原则 | 第32-36页 |
5.1.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5.1.2 独立性与包容性相结合 | 第33-34页 |
5.1.3 自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第34-35页 |
5.1.4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 第35-36页 |
5.2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的路径选择 | 第36-41页 |
5.2.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 第36-37页 |
5.2.2 秉持“和而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5.2.3 倡导优秀文化融合与共生 | 第38-39页 |
5.2.4 提升公民道德教育的文化特性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