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2 文化自觉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解读第13-17页
    2.1 文化自觉的内涵第13-14页
    2.2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4-15页
    2.3 公民道德教育文化自觉的内涵第15-17页
3 文化自觉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逻辑关系阐释第17-23页
    3.1 理论上的继承性第17-20页
    3.2 实践中的可行性第20-23页
4 文化自觉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选择第23-32页
    4.1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及诉求第23-28页
        4.1.1 多元文化引发主流道德观的模糊或弱化第23-24页
        4.1.2 文化激进潮流中滋生了道德相对主义第24-25页
        4.1.3 文化观上的差异加深了道德选择上的冲突第25-26页
        4.1.4 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缺位第26-28页
    4.2 文化自觉在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第28-32页
        4.2.1 有利于丰富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第28-29页
        4.2.2 有利于创新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第29-30页
        4.2.3 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自我教育的能力第30页
        4.2.4 有利于增强我国教育者的人文素质第30-32页
5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的原则与路径第32-41页
    5.1 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应遵循的原则第32-36页
        5.1.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第32-33页
        5.1.2 独立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第33-34页
        5.1.3 自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第34-35页
        5.1.4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第35-36页
    5.2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现文化自觉的路径选择第36-41页
        5.2.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第36-37页
        5.2.2 秉持“和而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第37-38页
        5.2.3 倡导优秀文化融合与共生第38-39页
        5.2.4 提升公民道德教育的文化特性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色彩研究
下一篇:农户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农村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