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20页 |
1.4.1 现有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 第12-17页 |
1.4.2 油区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1.4.3 油区地热资源参数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18页 |
1.4.4 油区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实现过程 | 第18-19页 |
1.4.5 重点油区(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热资源的计算与评价 | 第19页 |
1.4.6 油区地热资源主控因素分析和重点参数敏感性研究 | 第19-20页 |
1.4.7 优势目标区域评价 | 第20页 |
1.4.8 综合分析与报告编写 | 第20页 |
1.5 技术路钱 | 第20-21页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1页 |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东濮凹陷区域概况 | 第22-24页 |
2.1 构造单元区划 | 第22-23页 |
2.2 地层简述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油区概况及地热特点 | 第24-25页 |
3.1 油田生产历史及现状 | 第24页 |
3.2 油区地热特点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东濮凹陷北部地热资源计算 | 第25-35页 |
4.1 常规地热田热储体积法计算资源量结果 | 第25页 |
4.2 油田区计算公式资源量计算结果 | 第25-35页 |
4.2.1 地层的构造及沉积分析 | 第25-29页 |
4.2.2 建立地层模型 | 第29-32页 |
4.2.3 地热资源模型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5-43页 |
5.1 饱和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5-38页 |
5.2 孔隙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8-43页 |
第六章 优势目标区域评价 | 第43-47页 |
6.1 井底压力评价 | 第43-44页 |
6.2 温度场评价 | 第44-46页 |
6.3 地层孔隙度及水体丰度 | 第46-4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