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淄博工商银行中小公司客户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目的第18页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8-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页
2 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0-29页
    2.1 中小企业界定与融资理论第20-22页
        2.1.1 中小企业概念及范围第20-21页
        2.1.2 融资基本理论第21-22页
    2.2 信贷风险的管理与种类第22-26页
        2.2.1 信贷风险管理的含义第22-23页
        2.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第23-25页
        2.2.3 信贷风险存在的原因第25-26页
    2.3 贷款风险管理系统第26-27页
    2.4 内部控制理论第27-29页
3 淄博工商银行中小公司客户贷款面临的问题与成因第29-46页
    3.1 淄博中小公司客户贷款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第29-34页
        3.1.1 中小企业信贷监管政策不稳定第29-30页
        3.1.2 工行信贷发展需求的现状及问题第30-31页
        3.1.3 淄博地区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市场竞争第31-34页
    3.2 淄博工行准入中小公司为贷款客户过程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第34-40页
        3.2.1 工商银行偏好问题第34-35页
        3.2.2 行业政策问题第35-37页
        3.2.3 评级授信问题第37-39页
        3.2.4 现场调查问题第39-40页
        3.2.5 材料数据标准问题第40页
    3.3 淄博工行中小公司客户融资发放阶段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第40-44页
        3.3.1 担保问题第40-41页
        3.3.2 业务品种问题第41-42页
        3.3.3 法律合规问题第42页
        3.3.4 人员素质问题第42-43页
        3.3.5 报审协调机制问题第43页
        3.3.6 业务考核机制问题第43-44页
    3.4 淄博工行中小公司客户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第44-45页
        3.4.1 人员监督问题第44页
        3.4.2 预警流程问题第44页
        3.4.3 链条风险问题第44-45页
    3.5 对中小公司客户风险管理影响的其他问题第45-46页
4 渣打银行中小公司客户风险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第46-49页
    4.1 渣打银行中小公司客户风险管理的做法第46-49页
    4.2 对渣打银行中小公司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借鉴第49页
5 对淄博工商银行中小公司客户贷款风险管控的改进策略第49-67页
    5.1 对淄博工行准入中小公司为贷款客户过程风险管控问题的对策第53-56页
        5.1.1 调整行业政策第53-54页
        5.1.2 修正评级授信指标第54-55页
        5.1.3 强化现场调查第55-56页
        5.1.4 建设独立数据库第56页
    5.2 对淄博工行中小公司客户融资发放阶段风险管控问题的对策第56-61页
        5.2.1 适时完善担保管理第56-57页
        5.2.2 创新中小公司客户信贷品种第57-58页
        5.2.3 增加贷中法律审核流程第58-59页
        5.2.4 引导人为因素产生积极影响第59-60页
        5.2.5 调整审查协调机制第60页
        5.2.6 重视风险管理考核第60-61页
    5.3 对淄博工行中小公司客户贷后风险管控问题的对策第61-62页
    5.4 完善淄博工行中小公司客户风险管理体系第62页
    5.5 指导中小公司客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第62-64页
        5.5.1 财务制度的健全第63页
        5.5.2 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第63-64页
    5.6 风险控制环境的改善第64-67页
        5.6.1 政银共建良好基础环境第64-65页
        5.6.2 加强与独立机构的合作第65-66页
        5.6.3 建立同业信息共享平台第66页
        5.6.4 促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66-67页
6 研究结论和局限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股价波动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冲击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借鉴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