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第16-23页
    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6-20页
        2.1.1 社区管理研究第16页
        2.1.2 数字化社区研究第16-17页
        2.1.3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背景第17页
        2.1.4 网格划分依据第17-18页
        2.1.5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探究第18-20页
    2.2 国外文献综述第20-22页
        2.2.1 社区治理的研究第20页
        2.2.2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第20-22页
        2.2.3 社区信息化研究第22页
    2.3 总体评价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分析第23-34页
    3.1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典模式第23-26页
        3.1.1 北京东城模式第23-25页
        3.1.2 上海长宁模式第25-26页
        3.1.3 深圳桃园模式第26页
    3.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创新之处第26-28页
        3.2.1 管理方式方面第26-27页
        3.2.2 组织机构方面第27-28页
        3.2.3 运行机制方面第28页
    3.3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支持第28-29页
        3.3.1 关键技术第28-29页
        3.3.2 应用模式第29页
    3.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的效果分析第29-31页
        3.4.1 经济效益第29-31页
        3.4.2 社会效益第31页
    3.5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3.5.1 新旧体制的摩擦第31-32页
        3.5.2 管理观念无法跟进到位第32页
        3.5.3 管理技术有待提高第32-34页
第四章 南辛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分析第34-44页
    4.1 南辛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第34-36页
        4.1.1 南辛庄街道基本情况第34-35页
        4.1.2 网格化管理实施基础第35-36页
    4.2 南辛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框架分析第36-40页
        4.2.1 总体原则和基本目标第36页
        4.2.2 网格的科学划分第36-38页
        4.2.3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38-39页
        4.2.4 网格化管理平台的构建第39-40页
    4.3 南辛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4.3.1 客观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4.3.2 管理服务主体本身存在的问题第41页
        4.3.3 联动协作不顺畅第41-42页
        4.3.4 上级指导及政策方面的问题第42-44页
第五章 南辛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化措施第44-51页
    5.1 拓展管理功能的应用第44-46页
        5.1.1 搭建网上受理平台第44-45页
        5.1.2 将信息公开纳入网格化管理第45-46页
    5.2 优化管理机构框架第46-49页
        5.2.1 规范现有管理机构第46-47页
        5.2.2 促进现有管理机构与社区传统机构的融合第47-48页
        5.2.3 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第48-49页
    5.3 提升南辛庄街道网格化管理主体的整体素质第49-51页
        5.3.1 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第49页
        5.3.2 激发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潜在力量第49-50页
        5.3.3 创新网格管理人事制度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线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芜湖市T社区为例
下一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民盟山东省委直属基层组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