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锅炉及燃烧系统论文

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第15-28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基本方程第15-17页
    2.3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第17-20页
    2.4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第20页
    2.5 煤粉燃烧模型第20-22页
        2.5.1 挥发分析出模型第20-21页
        2.5.2 焦炭燃烧模型第21-22页
    2.6 辐射传热模型第22-23页
    2.7 NO_x生成模型第23-27页
        2.7.1 热力型NO_x生成模型第23-24页
        2.7.2 快速型NO_x生成模型第24-25页
        2.7.3 燃料型NO_x生成模型第25-27页
    2.8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数学建模第28-36页
    3.1 研究对象第28-31页
        3.1.1 锅炉概况第28-30页
        3.1.2 工况设置第30-31页
    3.2 数学建模第31-35页
        3.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1-34页
        3.2.2 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57页
    4.1 燃烧器区域速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38页
    4.2 温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8-44页
        4.2.1 燃烧器区域温度分布第38-42页
        4.2.2 炉膛整体温度分布第42-44页
        4.2.3 炉膛出口烟温计算结果第44页
    4.3 氮氧化物NO_x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4-51页
        4.3.1 炉膛整体NO_x分布第45-48页
        4.3.2 燃烧器区域NO_x生成量第48页
        4.3.3 炉膛出口NO_x排放量第48-49页
        4.3.4 三次风喷入对NO_x生成量的影响第49-50页
        4.3.5 水平浓淡燃烧器脱硝效果分析第50-51页
    4.4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的计算第51-54页
        4.4.1 碳转化率的计算第52页
        4.4.2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计算第52-54页
    4.5 浓淡比对NO_x排放量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影响第54-56页
        4.5.1 浓淡比对NO_x排放量的影响第54-55页
        4.5.2 浓淡比对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影响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米品质特性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构建与遗传关联分析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