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3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21页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18-19页 |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第19-20页 |
1.2.4 无线传感器网络挑战与限制因素 | 第20-21页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 第21-30页 |
1.3.1 相关术语介绍 | 第21-22页 |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 第23-30页 |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安全性 | 第30-36页 |
1.4.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系统安全性概述 | 第30-34页 |
1.4.2 典型定位安全性算法分析 | 第34-36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6-39页 |
1.5.1 研究的动机和思路 | 第36-37页 |
1.5.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37-38页 |
1.5.3 章节安排 | 第38-39页 |
2 基于累积误差补偿的MLCEC定位算法 | 第39-63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MLCEC定位算法总体思路 | 第40-45页 |
2.2.1 无须测距多跳定位算法基本原理 | 第40-43页 |
2.2.2 无须测距多跳定位算法误差分析 | 第43-44页 |
2.2.3 MLCEC算法总体思路的提出 | 第44-45页 |
2.3 MLCEC算法模型 | 第45-51页 |
2.3.1 多跳定位算法中节点间距离误差分析 | 第46-47页 |
2.3.2 问题描述与模型 | 第47-51页 |
2.3.3 基于前序节点的跳段累积误差修正算法 | 第51页 |
2.4 平均跳距修正算法 | 第51-53页 |
2.4.1 总平均跳距 | 第51-52页 |
2.4.2 k跳平均跳距 | 第52-53页 |
2.5 信标节点共线性检测算法 | 第53-56页 |
2.5.1 实例分析 | 第54-56页 |
2.5.2 信标节点异常情况检测算法 | 第56页 |
2.6 MLCEC算法定位过程及算法复度分析 | 第56-57页 |
2.6.1 MLCEC算法定位过程 | 第56页 |
2.6.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6-57页 |
2.7 性能分析 | 第57-62页 |
2.7.1 k跳平均跳距中k值的影响 | 第58页 |
2.7.2 平均网络连通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2.7.3 信标节点比例的影响 | 第60页 |
2.7.4 算法的可扩展性 | 第60-61页 |
2.7.5 误差分布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3 基于核Tikhonov规则化的MLKT定位方法 | 第63-74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算法思路 | 第64-67页 |
3.3 MLKT算法模型 | 第67-69页 |
3.3.1 问题描述 | 第67页 |
3.3.2 MLKT算法 | 第67-68页 |
3.3.3 计算未知节点估计坐标算法 | 第68-69页 |
3.4 性能分析 | 第69-73页 |
3.4.1 非视距传播问题 | 第70-71页 |
3.4.2 跳数—距离关系模糊问题 | 第71-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4 基于UPN标准差和互邻节点集的定位安全性算法 | 第74-100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基于UPN标准差的定位安全性UPNDA算法 | 第75-81页 |
4.2.1 显式攻击模型 | 第75-77页 |
4.2.2 系统模型与假设 | 第77页 |
4.2.3 检测模型相关定义 | 第77-79页 |
4.2.4 UPNDA检测方案 | 第79-81页 |
4.3 基于互邻居节点集节点定位性方法 | 第81-85页 |
4.3.1 基于邻居节点集虫洞攻击检测方法 | 第81-85页 |
4.4 基于虫洞环的WRDA攻击防御算法 | 第85-90页 |
4.4.1 算法分析 | 第85-88页 |
4.4.2 虫洞检测 | 第88页 |
4.4.3 路由优化算法 | 第88-90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90-99页 |
4.5.1 UPNDA定位安全性算法性能分析 | 第91-95页 |
4.5.2 基于邻居节点集的定位安全性NSDA算法性能分析 | 第95-98页 |
4.5.3 基于虫洞环的定位安全性WRDA算法分析 | 第98-9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5.1 总结 | 第100-101页 |
5.2 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3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页 |